黑龙江香菇装扎一体机出售规格齐全
作者:民益食用菌2020/3/17 22:15:29







电磁装包机-冬菇的冬季控温


在每年后的1月至2月生长的香菇即为冬菇,其出菇一般为元旦以后。这一时期是一年中***为寒冷的季节,气温很低,菌丝生长***缓慢,出菇较少,子实体生长也慢,但菇肉厚,品质好。出菇管理的中心工作是提高菇棚内的温度,争取多出菇,出好菇。


冬季气温很低,***di气温可能会长时间处于5℃以下,***di时可达零下5℃以下,低于香菇发生的下限温度。装袋、灭菌、接种三个环节,环环紧扣,不能疏忽,整个过程必须围绕提高菌棒接种成活率这个目标细心操作。在没有加温设施的情况下,只能靠自然升温结合人为调控,以保持菇棚内较高的温度。因此。进入冬季后,首先要把菇棚的遮荫物拿去一部分,达到“八阳二阴”的程度,日照时间短的山区还可以全部拿去遮荫物,让大量的阳光透进棚内,以提高菇床温度,在天气晴朗时,菇棚内的温度一般可达到18℃左右;菇棚东、南、西向的遮荫物也应适当减少,而菇棚北面的遮荫物则应加厚,或挂上塑料膜,以抵御寒冷的北风。夜晚应将薄膜盖严压牢,以防止薄膜被风吹掀,避免菇蕾受冻,有条件的菇农还可加盖一也层薄膜或盖上草帘等物进行保温。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食用菌装袋机-秋菇出菇的管理


秋菇多发生在1 2月之前,一般在接种后65~80天长菇,菇潮比较集中,可长3~5批。早、中熟品种产量占整个生产周期总产量的3 0%左右。管理中要掌握以下几点。

(1)控制出菇适温秋季气温多变,高低不稳。购买食用菌机械应注意的问题食用菌机械的好坏是取得优质丰产不可少的条件,它不仅关系到一个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安全、质量,也关系到广大菇农的经济和栽培效益。若温度一直处于20℃以上时,原基不易形成子实体,且消耗养分较多,影响产量。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可在晚上或凌 晨气温较低时,揭开盖膜通风散热,使菇床温度下降。晚秋气温低于1 2℃时,可将遮荫网揭开些,让一定的阳光照射,增加热源,使菇床达到适宜温度。


(2)干湿交替,冷热刺激 第1批菇采完后,必须停止喷水,并揭膜通风8~12小时,降低菇床湿度,使菌筒干燥。它们在相同的基质和环境条件下进行全程栽培试验达到菌株优胜劣汰的目的。让菌丝充分休息复壮7天左右,当菌筒采菇后留下的凹陷处发 白时,说明菌丝已经复壮,此时白天可进行喷水,并盖紧薄膜’提高温度,晚上揭膜通风,使菇床有较大的温差和菌筒干湿差。通过3~4天干湿交替、冷热刺激后,第二批子实体迅速形成。第二批菇采完后,按上述方法增加 通风次数,让菌丝复壮,然后连续喷水2~3天,增大湿差,促进第三批菇蕾萌发。逐批仿效此法管理。


(3)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出菇期空气湿度以90%左右为宜。床面喷水时一定要大通风,喷水结束后,也不能急于关闭门窗,至少要待1小时左右再关闭和覆膜。南方秋高气 燥,注意菇床保湿,防止菌筒被风吹干;北方秋雨连绵,应注意通风,避免湿度偏高,引起菌筒霉烂、杂菌滋生。通常菇棚的罩膜内呈一层雾状并有水珠,说明湿度适宜。若无水珠说明偏干,应喷水加湿;若水珠下滴,则为偏湿,应增加通风,降低湿度,避免过湿造成霉菌侵袭为害。

(4)因时因地调节光照度 秋初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日照稍长’为防止光照过强’菇棚上的遮荫物应“三阳七阴“以利于原基发生和子实 体形成;秋末山区气温急降,日照渐短,菇棚应从“四阳六阴”逐步到“五阳五胡“有利于长菇。


食用菌装袋机-菌袋的制袋方法

香菇栽培袋的长度为55厘米,工厂生产出来的筒料是卷成圆捆,一般每捆10千克左右。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栽培 袋160个。制袋时先把筒料解开,缠绕在55厘米的木板上。缠绕10-20层后,用裁刀或刀片割成一段段袋料,每100段扎成一小捆。


然后用棉 纱线或编织带,把每一段筒料的一端扎紧,口端与筒料距离1厘米左右。然后把口端剩余薄膜反折过来,再用纱线扎捆牢固,即可密封。也可 以将已扎口薄膜的小束一端,朝向加热的铁板上热烫,或置于蜡烛火焰上灼烧,使端头塑料熔化,随即用水冷却,凝结成粒状密封,即成香菇 栽培袋。近年来有的塑料加工厂也生产一种一端封口袋,使用比较方便,可供选用。常见规格有筒径折幅度宽15cm、17cm、20cm、25cm,薄膜厚度0。


商户名称:随州市民益食用菌机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