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距尺又称道尺。轨距尺常见两种:道尺、螺旋道尺。
道尺是在摆放完道尺后可以直接通过水平气泡读取水平值;而螺旋道尺是在摆放完道尺后,通过调节螺旋尺盘,将水平气泡居中,然后读取尺盘值得到的。
在测量前首先要确保轨距尺是否合格,在有效期内是否维护。轨距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化太大。
在使用前应该校对水平是否有误。用轨距尺读取制***置的水平值,然后调换尺头,读取水平值。两次读数值不可同时为正、为负,且两次读数值相加值应该小于1。 否则应该校正。
在测量直线地段时,比较简单,每6.25米测量一尺,25米轨分为接头、小腰、中间、大腰四部分,12.5米则测量两点。
在测量曲线地段时,应注意轨距加宽和超高。
如果存在超高的情况,道尺的尺头应该放在曲线下股上;螺旋道尺则少了很多麻烦,可以直接测量。在直缓到缓圆或圆缓到缓直区段,应时刻注意超高的变化,以每点的超高值作为相对零点,读取水平高低。例如超高32,水平值为34,那么读数为2。在量取曲线时,测量员应该与记录员配合密切,因为测量员不同,读数习惯也不同。有的喜欢直接读取上股值,有的直接读取下股值,如果不习惯的话,在分析数据时,会照成三角坑的判断错误。记录员应该及时的记录调尺点,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五点位置,和曲线要素。印度1676毫米轨距印度之所以使用1676毫米轨距,有不少说法,其中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印度人认为,如果轨距太窄的话,车厢容易被大风吹翻。
如果存在加宽的情况,则不存在轨距尺上的问题,也不用调尺。其他相仿。
在测量道岔时,注意应将尺头放在基本轨方向。测量点分为:1.尖轨前顺坡终点; 2.尖轨***; 3.尖轨中部(尖轨刨切终点,只读轨距) ;4.尖轨跟端直股;5.尖轨跟端曲股(导曲线起点处); 6.尖轨跟端后直股(距跟端1.5m ); 7.导曲线前部(距导曲线起点3m); 8.导曲线中部 ; 9.直股中部 ;10.直股后部;11.导曲线后部(距导曲线终点4m) ;12.辙叉曲股前(道尺不应放在辙岔部分上);本尺不仅准确显示测得之数据,而且当数据超出正负允许值时,自动发出易于区分正负方位的高、低音调的音频报警信号,提醒作业人员注意,这样就可更可靠地避免漏检和重复检测及检测误差。13.辙叉曲股中(轨距尺应该调尺,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1391,1348);14.辙叉曲股后(道尺不应放在辙岔部分上);15.辙叉直股后 ;16.辙叉直股中;17.辙叉直股前。此乃书本上的规则,有时在工作中,只要测量员跟记录员配合好,完全可以凭自己心意来测量。
在使用道尺时,应时刻想着要测量什么,而不是按照规矩去办事,单凭一个所谓的基本轨来说,本人认为没有一个所谓的定义,只要记录员写清,分析线路不会出错即可。再比方所谓的91、48,只是一味的想拉一把,推一下,未免把书读的太死了。如果明白了——查照间隔是指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护背距离是指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来理解,是不是在使用时也更得心应手些。(2)木质轨距尺采用优质白松经的干燥定形处理,重量轻,价廉物类。
襄阳标准轨距尺哪家好,襄阳标准轨距尺批发,襄阳标准轨距尺之铁路轨距尺通用技术条件如下
与TB/T 1924-1987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数显类轨足巨尺和相关技术要求及其检验要求;
将轨距尺按其准确度分成三个等级,并增加了示值重复性要求,水平技术指标的给出方式由角度值修改为线值;
增加了高温、低温、恒定湿热、电磁兼容性、跌落以及水试验等环境条件试验要求;
删去了对测头宽度的要求及相应的检验,增加对测头形状的要求:
调整了轨距和水平的测量范围;
轨距增加示值重复性要求,轨距的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相应调整;
删去了型号规定;
增加了术语“超高掉头误差”,删去了术语“轨距尺搭轨面”、“轨距尺水平零位正确性的允许偏差”和“超高示值误差”;
细化了检验方法,对0级和1级轨距尺的超高示值误差检验引入了附加修正;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轨距尺检定器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海特数显轨距尺采用微电子、嵌入式、传感器等技术,精度高、自带温度补偿优化(能对环境温度影响进行自动修正)、温漂小、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各种自然环境下均可使用。
功能特点
检测标准轨距轨道的轨距、超高、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产品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上传电脑以曲线形式进行故障判断;
显示方式采用OLED屏幕大字体显示,数据清晰直观;
测量面采用大型精密平磨,一次精磨完成,保证两端测量面的水平精度;
自带温度补偿优化功能,对环境温度影响进行自动修正,减少检测误差;
人性化设计,按键少,操作快捷,提升作业效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