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挖掘机在工作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
挖掘机在清淤,挖沟时,一定要一次到位不要回头重挖,自己没有把握就让施工员对测几个点,如果他不测那你就慢慢的挖,自己多下车走到沟底看看坡度。如果一定要长距离的回头重挖,就必须要先把沟回填,这样很麻烦但是安全! 在软地面行驶 挖掘机在沼泽、河滩等软地面工作时,应该先用铲斗试一试地面是否能承受住挖掘机的重量。如果忘记这个流程,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除非你驾驶的是水陆两栖挖掘机。虽然挖掘机是履带设计,接触地面面积大,可是挖掘机陷入淤泥中动弹不得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只要注意这是可以避免的。
在沼泽、河滩等软地面工作时避免挖掘机被陷应该注意这些:
1,先用铲斗试。
2,在同一个地点不要长时间停留。
3,多走直线少转弯。 湿地挖掘机 万一挖掘机陷入泥中,也不要着急。千万不要试图用爬坡一套方法爬出来,那样只会越陷越深。
解救的方法有很多:
1,如果陷得不是很深,就先自己把两条履带中间挖空再试试。
2,如果还出不来,就先试试淤泥到底有多深,如果不是很深,就直接把前方的淤泥都挖开,自己为自己开路,慢慢往岸边坚硬地面靠近。
3,如果淤泥无限深,那就是能租几块铁板或是路基板来,横着压到履带下面,就能轻松脱困。
水上挖掘机的正确行走
操作水上挖掘机行走时,应尽量收起工作装置并靠近机体中心,以保持稳定性;把终传动放在后面以保护终传动。
要尽可能地避免驶过树桩和岩石等障碍物,防止履带扭曲;若必须驶过障碍物时,应确保履带中心在障碍物上。
过土墩时,就始终用工作装置支撑住底盘,以防止车体剧烈晃动甚至翻倾。
应避免长时间停在陡坡上怠速运转发动机,否则会因油位角度的改变而导致润滑不良。
机器长距离行走,会使支重轮及终传动内部因长时间回转产生高温,机油粘度下降和润滑不良,因此应经常停机冷却降温,延长下部机体的寿命。
禁止靠行走的驱动力进行挖土作业,否则过大的负荷将会导致终传动、履带等下车部件的早期磨损或***。
上坡行走时,应当驱动轮在后,以增加触地履带的附着力。
下坡行走时,应当驱动轮在前,使上部履带绷紧,以防止停车时车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滑。
如何缩短挖掘机工作循环时间,提高满斗程度?
挖掘机工作循环时间是从铲斗挖掘矿岩到卸载后返回工作面准备下一次挖掘所需的时间。它是由挖掘、重斗向卸载点回转、下放铲斗对准卸载位置、卸载、空斗转向挖掘地点、下放铲斗准备挖掘等几个工序组成。从采装工作本身来说,为缩短工作循环时间,提高满斗程度,可采取下列措施:
(1)充分发挥挖掘机司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水陆挖掘机租赁,不断提高操作技能,使每项操作工序迅速而准确。据统计,挖掘机工作时其挖掘时间占循环时间的20%-30%,两次回转时间占60%-70%,卸载时间占10%-20%。因此,减少每一操作时间,是缩短工作循环时间的关键。在湿地液压挖掘机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部分操作合并的方法。即在挖掘机向卸载和挖掘地点回转的同时,完成下放铲斗对准卸载位置和下放铲斗准备挖掘,这可减少挖掘循环时间。
(2)加强设备的维护***,保证机器各部性能良好,使之运转快速而稳定。
(3)采用合理的采装方式和工作面尺寸,使挖掘机和车辆的位置配置适当,保证小角度回转装车。合理的工作面采掘顺序即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地采掘,以便增加自由面,减小采掘阻力,加快挖掘过程。不少***司机都采用压碴铲取法,即每次铲取矿岩时,铲斗的前壁有20%的宽度重复前一
次铲取的轨迹,80%的宽度插入矿堆中,这样可以减少20%的阻力,增加了铲取力量和提升速度。另外保证小角度回转可以缩短回转操作的时间。汽车运输时采取适当的装车位置,铁路运输时尽量缩小铁道中心线到爆堆底边的距离,利用等车时间把位于工作面内侧的矿岩捣至外侧堆置等等,都能减小挖掘机的回转角度。
(4)保证挖掘工作面有足够的高度,一般要求大于挖掘机推高度的2/3。此外,充分利用等车间隙时间,做好装车前的准备工作,如松动、捣置矿岩,及时挑选出不合格大块,清理工作面等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