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且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C以上高温场所;房屋加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讲,一是因房屋破损而进行的维护性加固。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4)粘贴钢板加固法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2)单跨框架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在大于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1大间距且不大于24m的间距内增设抗震墙、翼墙、抗震支撑等抗侧力构件或将对应轴线的单跨框架改为多跨框架。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一、加固设计原则
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分别采用房屋整体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
(2)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防止局部加强导致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
(3)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应有可靠的基础;
(4)加固所用材料类型与原结构相同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
(5)加固设计应注重节点连接构造设计。
(2)整体性不满足时,宜采用的加固方法包括:
1)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可增设墙段或在开口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形成闭合。
2)当纵横强连接较差时,可采用钢拉杆、长锚杆、外加柱和外加圈梁等加固。
3)楼、屋盖构件支撑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托梁或采取增强楼、屋盖整体性等的措施;适用范围: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粘贴芳纶纤维布加固,特别适用于公路桥梁、地铁隧道动载结构的加固补强。对腐蚀变质的构件应更换;对无下弦的人字屋架应增设下弦拉杆。
4)当构造柱或芯柱设置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增设外加柱;当墙体采用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或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且在墙体交接处增设互相可靠拉结的配筋加强带时,可不另设构造柱。
5)当圈梁设置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增设圈梁;外墙圈梁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内墙圈梁可用钢拉杆或在进深端加锚杆代替;当采用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或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且在上下两端增设配筋加强带时,可不另设圈梁。
6)当预制楼、屋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时,可增设钢筋混凝土现浇层或增设托梁加固楼、屋盖。
与传统的钢结构修复方法相比,粘贴碳纤维加固钢结构有如下几个优点:
1、碳纤维复合材料自重轻,力学性能优越,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达到同样的修复效果,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尺寸明显会小于金属板的尺寸,同时因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自重轻的特点,在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时候省去了紧固件,基本不会增加原构件的自重和尺寸;目前主要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加固,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不理想的大型结构的加固。
2、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成形性,对于复杂的曲面结构(如管道、安全壳等)的修复,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特别的优势;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