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醋技术
酿醋原料除糯米外,还有许多杂粮,如高粱、甘薯干、米糠、淀粉等。由于各种原料性质不同,所以配方和加工方法与糯米酿醋法也有不同之处,以下介绍民间传统的利用各种杂粮酿醋的技术。
一.原料配比:1.高粱100斤,大曲63斤,用水量在蒸前为75公斤,蒸后180公斤,谷糠100公斤,食l盐6公斤。在蜜中添加葡萄酒发酵液作为菌1种,一个人就能制成酒,酒再制成醋。2.甘薯干100公斤,鼓曲50公斤,酵母液40公斤,醋酸液50公斤,用水量为蒸前275公斤、蒸后125公斤,粗谷糠50公斤,细谷糠175公斤,食l盐13公斤。
二.粉碎蒸熟:代料酿造一般都必须通过粉碎这一道工序,然后蒸熟。使原料加大微生物接触面,以有利于发酵和原料糊化均匀,加速糖化。
三.拌曲制醋:把蒸熟的原料焖放15-20分钟后,即可摊开。晾至40度以下时,拌入曲及酵母、酵母液,翻拌2-3次使之均匀。当温度降至17℃-18℃时即可人工制醋。柿子醋***一、用柿子醋水洗脸可以增加皮肤细胞的水分和营养,***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可以软化角质层和***,还有杀菌的***。较低的温度可促使糖化和酒精发酵完全。酒精产量高。有***杂菌的作用,可提高醋的品质。
四.入坛发酵:把拌曲后的原料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前期是糖化与酒精发酵。要求温度28℃-30℃,经36小时发酵后,以品温升到39℃左右为好。再制醋:在冰醋酸或醋酸的稀释液里添加糖类、酸味剂、调味剂、食l盐、香辛料、食用色素、酿造醋等制成的食醋。同时要均匀地翻动。并掺入谷糠,增加蔬松程度,供氧增温,以利醋化。大约7天后品温开始下降。说明酒精氧化结束,醋化也基本完成。
五.成品调味:通过坛内醋化后,一般夏季20-30天,冬春季40-50天,醋酸即变酸成熟。此时醋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的醋,上层醋液清亮澄黄,中下层醋液乳白色,略有浑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醋,一般每100公斤杂粮可酿制白醋400公斤,醋度2.5-3克/100毫升。现在市面上买到的食用醋绝大部分都是酿造醋,酿造醋可以根据原料再进行分类。滤出的醋渣可腌渍酸菜或掺配饲料喂畜禽。在白醋中加入五香和糖色、芝麻等调味品,经沉淀过滤后即为香醋。
醋的起源
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由于各种原料性质不同,所以配方和加工方法与糯米酿醋法也有不同之处,以下介绍民间传统的利用各种杂粮酿醋的技术。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1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料叫“醋”。
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早的***,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米曲霉麦曲的***1初形式是生麦的米曲霉散曲,称作草包曲,但其制作麻烦、使用很不方便,还需要大量稻草,后开发了“闹箱曲”及米曲霉大曲,使得生产及使用都较方便了。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l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早记载。
醋的进化——明清
因为采用的原料不同,再加之酿造工艺的进步,至元明清诸代,醋的品种日益增多,风味各异。该醋在英国、德国比较流行,但在美国等***的消费者那里却不大习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醋有“米醋、麦醋、曲醋、柿子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醋、大枣醋、糯米醋、粟米醋等数十种,只有陈酿2~3年的米醋方可入药,其它仅能食用,不可入药。米醋具有消痈肿、软坚散结、下气消食、杀鱼肉菜邪毒。降l血压、降l血1脂、祛色1斑、消除疲劳之***”。
醋的临床应用——治l疗急、慢性传1染性肝l炎
治l疗急、慢性传1染性肝l炎:取米醋2斤,鲜猪骨1斤,红、白糖各4两,置锅内共煮(不加水),至沸后90分钟取出过滤。对醋的使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烹调中,作为营养饮品、***l品等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好。***每次30~40毫升,小儿(5~10岁)10~15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1个月为一疗程,慢性者可服2~3疗程。对有高热者不适用。据3例观察,服药40~60天后均告***。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