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龋病?
龋病防胜于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防护: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以减少食物残渣的存积和发酵,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平时吃零食,又不及时清除其残存物或刷牙不彻底,忽视口腔卫生的人,就易患龋病。
2.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糖的含量,养成少吃零食和甜食的习惯,尤其是睡前,要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乳牙的尖周炎还可波及到恒牙,导致恒牙硬***发育不全,形成所谓的忒奈氏牙。对于儿童,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尤其应多吃些含有磷、钙、***类的食物,例如黄豆和豆类制品、肉骨头汤、海带、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对牙齿的发育、钙化都有很大的好处。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平时要注意自我经常检查口腔,每半年至1年可请口腔医生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虫牙,及时诊治。
4.采取防龋措施氟素可以预防虫牙,可在牙齿表面涂氟化物,或控制饮水中的含氟量。近年来应用窝沟封闭剂涂擦于儿童的牙齿表面,封闭容易发生龋坏的窝沟、点隙等部位,起到了很好的预防虫牙作用。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蛀牙危害
1、乳牙是儿童重要的咀嚼部分,蛀牙会降低牙齿的咀嚼功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及生长发育;
2、蛀牙产生后,对颌骨的功能性刺激减少,不利于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可能导致面部畸形。
3、如果出现蛀牙,尤其是乳前牙出现蛀牙,就会影响儿童的牙齿美观及发音,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刺激。
4、更有严重者,出现蛀牙的乳牙可作为病灶牙与低热、、上全身性***等有关。
5、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并且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如果乳牙因为蛀牙导致近远中径缩小或过早丧失,容易导致恒牙萌出时间异常、牙颌畸型等。
儿童蛀牙的护牙原则
1.护牙从1岁开始。美国疾控中心一份报告称,及早展开口腔卫生防护措施,既有益健康又节约药费。与其他孩子相比,1岁时就开始口腔健康保护的孩子,5年后看牙医的费用降低40%。
2.培养孩子刷牙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非常重要。儿童***贝弗利·拉金特博士表示,孩子长出颗牙时,就该给他刷牙,甚至在孩子出牙前,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长牙后,应选择软毛儿童牙刷,每天早晚刷两次。
3.避免“奶瓶虫牙”。儿童医生和牙医一直告诫家长,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另外,儿童喜欢吃零食,特别喜欢吃糖,甚至有的儿童嘴里含着糖睡觉。这是因为奶嘴上的糖分会粘在孩子牙齿上,造成口腔病菌,并产生酸性物质,导致虫牙发生。若不及时诊治,牙病会对儿童正常发育以及语言学习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奶嘴要冲洗干净,奶瓶中只倒凉白开。
4.喝饮料少用吸管。很多孩子喜欢用吸管杯喝水和果汁。***表示,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不利儿童牙齿健康。特别是婴***长期使用吸管还会导致门牙后部虫牙,因此喝果汁时尽量用广口杯。
5.两岁时应告别奶嘴。1岁的孩子含奶嘴有助于防止***猝死***,但长期使用奶嘴会危害牙齿健康。用力吮吸奶嘴会影响孩子上下牙排列的整齐性,乃至影响嘴形。***建议,孩子2岁时,就该扔掉奶嘴。
6.当心不利口腔的。很多小儿中含有糖分,这些成分粘在牙齿上,也会增加虫牙***。
7.坚持口腔卫生不妥协。很多家长认为,教婴***刷牙或使用牙线非常困难,且小题大做。但***认为,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绝非小事,必须严格要求,马虎不得。
早期混合牙列牙齿矫正1佳(6岁至9岁):
这一时期的牙齿不齐特别常见,翻开正畸学的专著,在一堆严肃的词汇里会找到一个生动的称谓——“丑小鸭时期”,指的就是这一时期。此期存在的暂时性错牙合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存在有个别牙反牙合、锁牙合、后牙的严重龋坏等,一定要及时治1疗,否则会影响下颌的正常运动轨迹及发育,导致难以治1疗的面形偏斜、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龋坏程度:临床上可见蛀牙有色、形、质的变化,而以质变为主,色、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另外,到了6岁以后,面下三分之一的生长要稍迟于面部中上份。但由于这一时期生长发育潜力仍很大,牙齿和牙周***对外力刺激反应也快,所以对容易出现下颌发育不足、畸形的黄种人,通过特殊的“矫牙”措施——功能矫形(通常在8-10岁左右实施),就能改正一些患者面部的畸形,如果拖到12岁以后再治1疗,面部矫形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但这一时期要避免长期戴用矫形器,以免影响牙齿和颌骨的生长发育。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