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动漫漫画培训学校来电咨询,武汉奇天CG学院
作者:奇天CG学院2020/3/12 23:55:26





漫画可以把各种绘画的形式、技法拿来为己所用。在绘画工具和物质材料的使用上没有专一的选择,在造型手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使用毛笔、钢笔,借用木刻、油画、剪纸、拼贴、中国画等手段来绘制都可以,这主要取决于作者自己的特长以及内容、用途的需要。重要作家作品还有蔡若虹的《苦从何来》、张仃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等。漫画中的人物造型大都夸张变形,可繁可简,背景视内容需要,可有可无。如果一幅画面表达不了,还可以画成多幅的;要是情节较多,还可以画成连续的。


实际上郑振铎、丰子恺是把"漫画"一词再引回了中国。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据《新闻研究资料》的《"漫画"探源》一文说:1904年2月26日创刊的《警钟日报》每隔几天就刊登一幅漫画,从1904年3月27日起又以"时事漫画"四个显著的大字为题,陆续在第四版连载漫画。而实用漫画恰恰迎合大众消费与逆反心理,以富有感官刺激的和商业气息的空洞能指(即无意义和搞笑),消解了漫画艺术的深度意义和艺术灵韵,使漫画成为大众消费文化的附属品和笑料。可见我国现代漫画的产生尚在20世纪初,***早的漫画载体是报纸,而不是文学期刊。

《警钟日报》使用"漫画"一词要比《文学周报》刊载的"子恺漫画"早21年。以上几种说法涉及到历史事实,有待***们作进一步探讨论定,我们先作为一些情况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漫画的转型期:

1974-1982年,此一阶段的主要特色在于漫画推广活动的办理及国际 漫画文化的交流,前者以台北市新闻处于1974年举办之中国当代漫画展为例,参与的漫画家多达八十九人且观赏民众亦达十五万人次。另中国漫画学会于1986年接受美国亚洲学会推荐李阐等为期三梯次为期一个月的访美漫画交流活动与行政院新闻局于1987年主办的李表哥及国际漫画比赛开启了漫画家国内***流的先河。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据《新闻研究资料》的《"漫画"探源》一文说:1904年2月26日创刊的《警钟日报》每隔几天就刊登一幅漫画,从1904年3月27日起又以"时事漫画"四个显著的大字为题,陆续在第四版连载漫画。值得注意此一时期的漫画期刊如《漫画剧 场》《皇冠漫画周刊》《欢乐漫画半月刊》《汉堡漫画》《漫画捷豹》都以专栏或连环漫画的形式提供本土漫画家非常多的发表园地。此一时期发表儿童漫画的漫画家主要如邱若山、邱若龙、孙家裕、敖幼祥、麦仁杰、洪德麟、刘兴钦、郑雅铃、刘宗铭、王金选、王平、王金选皆已崭露头角。

美好的成熟期:

(1983年-)此一时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画的多元化与连环漫画的流行、 漫画理论的研究、漫画人才的培训与奖励及国际观,而于1998年成立的台北市立图书馆则首开了公共图书馆以漫画为馆藏特色的先河。


商户名称:武汉奇天动漫插画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