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污染防治
? 水岸同治,源头治理
? 控制水污染物排放,狠抓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
? 优化入河湖排放口布局,整治入河湖排放口
加强水环境治理
? 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 加强协调联动,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 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 推进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采用得到严格管理,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
主要指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2020年考核目标”要求,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到2030年,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另外针对劣Ⅴ类水体建立剿灭劣V类水体任务,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业务流程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事件)处理流程初期以大网格为基础,即乡镇(街)级的行政区域为河长责任范围。以呼叫中心、APP为入口,各地联络员为协调,河长为主线,依托基层村级河长、工作人员与职能部门,完成事件处理流程。
后期在大网格的基础上,逐步将网格细化,强化呼叫中心功能,实现受理中心机制,弱化各地联络员职责,完善河长的事件处理、指示、汇报自动化流程,完善“河长制”体系架构。
统一平台、分级管理建设统一的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消除信息孤岛,确保业务流程统一、数据完整。支持省、市、县、镇(街道)四级管理。3.2 技术创新优势3.2.1 开放式平台、积木式组合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在省、市或县级建设统一平台,需要对省、市、县级治水部门如环保、水利等共享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再加上每条河流的特点互不相同,各级河长对信息系统的诉求也各不相同,这必然要求一个全容纳、分布式、开放式、灵活性的平台与积木式的设计架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采用组件模型,通过服务单元之间良好的接口和协议实现个性化功能,即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搭建模型来满足各级河长的需求。该方式具有服务利用率高、开发快、组合容易等优点。系统特色新烽光电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河道网格化管理思想,依托GIS地理信息、GPS、基1站***、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网等技术,实现静态展现、动态管理、常态跟踪,做到量化管理、直观展现、方便使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