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这一生从来没有遇过那些伤害你、批评你、指责你的人,你恐怕永远都长不大,不是吗?你会对那个诊断出你***的医生生气吗?即使医生伤害你,但当你得到救治,你是不是也应该感激他呢?当别人以他的“恶”来成就你的“善”,你不觉得应该感谢吗? 伴侣是可贵的镜子……你可以籍此找出你反应背后隐藏着什么,你或许会发现长久以来一直携带着的某些创伤和内心深处的阴影,那也许是你童年和年轻时的一段伤痛,也许是已经好几世以来的东西,谁知道?

其实,很多人只是知道孩子的症状,比如说孩子不听课,但是搞不清楚这些问题背后的机制。我曾经概括当今1993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有几个特征:
天生的孤独感、
沉重的情感负担、
的学业压力、
话语权要求等。
其实,每一个概括都是值得家长们去细细体会的,这样家长就不能依据旧有的经验来对待现在的孩子,必须更新自己的认知,增进对孩子的了解来真正帮到孩子。这些特征在未来的孩子身上只会越来越明显,不会减弱。
如果母亲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那么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对学业成绩的错误认知就已经构建起来了,这个才是致命的。也就是说孩子构建了学校就是竞争场,比赛场的认知。这样的认知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出心理问题。这个祸害主要是家长。这种孩子现在非常多,麻烦在于等到出问题了,比如说严重的、,然后他在家里很搞的话,家长就觉得这个问题太严重了,跟孩子说,你不管考什么学校都没关系的,只要你正常一点就可以了。问题是,这个孩子的认知已经牢牢在心里了。如果要修正认知,要花很大力气才行。如果这个认知不修正,是肯定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结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