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常识及消费建议
茶饮料:看产品名称是否规范
茶饮料标注不规范是目前茶饮料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表现之一是产品名称不规范,有的名称没有反映产品性能,如只标奶茶而不加上“饮料”两字;有的不标明产品的真正属性,如只标“柠檬茶”、“杏茶”,而不明确标明是果味茶。表现之二是配料表标注不规范,有的加了添加剂却不标出,有的添加水果香精却标添加果汁,有的只标添了甜味剂、防腐剂而不标明具体名称。这些问题使消费者在选购茶饮料时产生困惑甚至被误导。鲜榨的果汁在榨汁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没有防腐剂,也不易存放,方便程度较低。所以,选购茶饮料时,若发现规定茶饮料产品标签上应注明的内容没标全,那就是不合格产品。
各种茶饮料都有其相应的气味。茶汤饮料具有原茶类应有的香气和滋味;补充型的功能饮料作用在于有针对性地补充***在运动时损失的营养。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具有类似某种果汁和茶汤的混合香气和滋味,香气柔和,甜酸适口;碳酸茶饮料具有品种特征性应有的香气和滋味,香气柔和,甜酸适口,有清凉刺激口感;奶味茶饮料具有茶和奶混合的香气和滋味。
饮料产品常见问题
1 、存在杂质
包括不明显杂质、 明显杂质、使人厌恶杂质。存在杂质原因如下:
(1)、瓶子或瓶盖不干净。
(2)、砂糖:细微浑浊物的出现与使用的砂糖关系***z大。
(3)、原料水:水质引起汽水沉淀的主要原因有水质硬度过高,水中铜、铁等金属离子的存在。
(4)、香精:汽水生产中一般使用的是水溶性香精,其主要成分是蒸馏水、乙醇、丙二醇为稀释剂调和香精而成。含香的主体物质是醇、酯、醛、酮、酚等,在阳光照射、温度变化、氧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氧化、聚合、水解等化学变化,而改变产品风味,失去良好的风味。果汁饮料的配料表全z面分析某品牌果汁饮料,其配料表为:水、白砂糖、果葡糖浆、橙浓缩汁、苹果浓缩汁。有时也会造成产品的浑浊或沉淀。
(5)、其他:
① 必须注意防腐剂和柠檬酸的投料顺序。
② 碳酸饮料生产时一般采用的呈色物质是合成的食用色素。有的品种耐氧化性较差,当热、光及金属离子等存在时,易使其褪色并失去原有的色泽。
2 、含气量不足
碳酸饮料含气量不足,一般是指“没劲”或“没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足。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呈微酸性,有一定的灭菌作用;且其代替氧存在时,可***需氧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有一定的防止变质的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含量低,还可造成一些汽水后来的变质,因此,必须认真对待。这些饮料大都保留水果的特有品质与清香,因为果汁种类较多,其成分也各不相同,如水果的种类,水果含量,以及糖分等。造成二氧化碳含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
(1)、二氧化碳不纯,特别是酒厂液体发酵回收的,没经分离、净化,杂质较多。
(2)、碳酸化时水温过高,混合的效果不好,或有空气混入。
(3)、混合机有漏隙或管路漏气。
(4)、压盖不严、不及时或瓶口和盖的大小不配套。
《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周刊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功能性饮料比碳酸饮料更***健康,即便只喝一听也可能引起“威胁生命的”血压和心跳变化。
美国研究人员把18名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饮用市场上可买到的32盎司(907克)功能性饮料,其中含咖z啡因、糖、牛磺酸、人参等;另一组饮用等量碳酸饮料,其中含有等量咖z啡因,以及柠檬汁、樱桃糖浆和苏打水。6天后,两组交换饮料。因此,美国儿***会推荐1-6岁的孩子每天喝果汁不超过4-6盎司(一盎司是28毫升)。研究人员在志愿者喝饮料前以及喝下饮料之后的1、2、4、6、24小时检测他们的血压,借助心电图观察心跳情况。
结果显示,饮用功能性饮料的志愿者QT间期(心室激动总时间)比参照组长10毫秒。QT间期延长与室性心律z失常的发生、冠心z病猝死风险以及正常人群的***率均有直接关联。一些能引起QT间期延长6毫秒的***都会被标注警示信息。研究人员还发现,两组志愿者喝完饮料后,血压都有所升高,但在正常值范围内。碳酸饮料有多种益处,只要不一次性饮用5升以上,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但健康***提醒,反倒有利于消化道功能。不过,饮用功能性饮料的志愿者6小时后血压仍然偏高。研究人员同时表示,这项研究样本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