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陶粒产品特点:
花卉陶粒是一种新研制的栽培基质,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加入植物生长所需的14种元素化合物,先加工成球形小颗粒,再经850℃左右高温烧结而成。团粒大小比较均匀的物质,粉红色或赤色,内部空隙多、结构多类似蜂窝状,质地轻,在水中能漂浮于水面,是很好的无土栽培基质。陶粒由表及里有许多微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吸水、透气、持肥能力强。小颗粒堆砌在一起形成许多空穴,透气利水,不会板结。干燥状态下没有粉尘,泡水后不会解体,不产生泥水,这种基质远优于大自然中的泥土。用它和各种透明玻璃花瓶栽培的瓶花营养丰富,无尘土,无泥水,无臭气。
关于陶粒生产线包括很多内容,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解一下。烧胀陶粒和烧结陶粒都属于焙烧陶粒。二者的不同就在于烧结陶粒在焙烧过程中,不发生较大的体积膨胀。而烧胀陶粒会发生较大的体积膨胀。这一不同也导致二者的结构不同,烧结陶粒的内部只有少量气孔,而且有许多是连通或开放性的。而烧胀陶粒的内部却会有大量的气孔,这些气孔多是密闭的,互不连通的,开放性气孔***。另外,烧胀陶粒和烧结陶粒的生产设备也有所不同,烧结陶粒一般多使用烧结机,而烧胀陶粒大多使用陶粒回转窑。烧胀陶粒的主要性能特点:烧胀陶粒由于是封闭微孔结构,气孔率又非常高,所以它除具有陶粒的共同特征之外,又具有了这种孔结构所赋予的独有特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陶粒生产线市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要想做得好,走得远***重要的是降低对环境的负担,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提高陶粒砂生产线设备的适应性。只有做好了这些,我们在作业的时候才能够顺利进行。我们更应该从与陶粒生产线相关的生产生活的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页岩陶粒生产工艺
页岩陶粒的生产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生料制备、烘干、预热、焙烧以及冷却。页岩原矿经颚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过筛,选择3mm~5mm粒径颗粒作为生料,然后将生料送入电炉预热,预热完毕立刻送入已经处于目标温度的电阴炉中焙烧,焙烧完毕后,室温冷却得到陶粒。
页岩生料的烘干、预热、焙烧、冷却时间及温度选择称之为陶粒的焙烧制度,研究陶粒焙烧制度是陶粒焙烧研究的主要内容。陶粒制备过程中的各因素都会对陶粒的质量产生影响。
1、生料的制备:陶粒生产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原材料加工和制粒工艺,其任务是将采集的原料,经破碎、筛分,配料、混合制成化学成分符合要求、质量均匀的含水物料,然后通过辊压、成球等方法制成不同粒径的生料。生料的制备工艺很多,根据原料品种不同分为干法、塑化法、粉磨成球法和泥浆成球法。
2、烘干及预热:可以采用干法工艺,破碎筛分后,不用烘干即可进入预热阶段,预热阶段温度控制在400℃~600℃之间。此预热阶段中,温度急剧变化会引起生料炸裂,而导致***终烧制的陶粒各项性能下降;其次是控制生料在焙烧阶段产生的气体量,因为在预热生料阶段,生料中的有机质和碳酸盐就已开始分解挥发产生气体,那么经过预热后,生料在焙烧阶段产生的气体量就会减少;再次就是为生料表层的软化做准备。
预热阶段控制的因素是预热温度和预热时间,这两个因素都会对***终的陶粒质量产生影响,若预热温度过高或者预热时间过长都会导致生料在预热阶段就已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生料在焙烧阶段因膨胀气体不足使陶粒膨胀不佳;但是预热不足,就会造成高温焙烧过程中生料的炸裂,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陶粒的***终性能。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生料的品种、陶粒***终形状尺寸、生产窑型等因素影响,预热温度和预热时间通过试验确定。
3、焙烧:焙烧阶段是整个陶粒焙烧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它将直接影响到陶粒制品的各项性能,如果控制不当,会造成气体压力太大而溢出下班体外壳形成开口气孔,导致所烧制的陶粒强度低、吸水率高等缺点,如果焙烧温度未达到焙烧温度,陶粒制品的膨胀倍数就会下降,表现密度变大。
4、冷却:冷却工艺对陶粒的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认为较合理的陶粒冷却制度是:焙烧的陶粒在通过温度的膨胀带后,可迅速冷却到1000℃~700℃;但是从700℃到400℃时,则要求缓慢冷却,因为迅速降温,使陶粒内部和表面产生强大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其表面出现网状的微细裂缝,使陶粒的颗粒强度降低,但在400℃以下又可以快速的冷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