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儿童体适能?
这个概念应该是美国那边先提出并被包装的,“体适能”是对这个概念的一个比较言简意赅的翻译。按照很多文献和***的建议,“体适能训练”,好从0岁,也就是刚出生时就开始。互联网传播环境里,对这个概念的主流解释是“指***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我认为,这过于片面了。因为这段话归纳出来,就是两个概念:身体素质 应变力
所以,现在很多的体适能培训机构,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训练一些所谓的逃生技巧,这只是因为“针对事物的表象而做的表面文章,并没有触及事物真正的本质”。
我所理解的“体适能概念”,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1、身体素质层面;2、心理认知层面;3、社会适应性层面。如果硬要加个比重,大概是30%-50%-20%的样子。
另外,有很多实例证明,高质量的运动过程,确实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美国芝加哥西面的Naperville Central High School,有着逐渐成为全美体育课的零点体育课(Zero Hours PE),这门课的考评标准并不是以终的成绩为依据(比如1600m跑进8分30秒),而是以跑步过程中的平均心率为标准。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血管***因素。所以,就算学生跑得很慢,但心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依然可以获得A level的分数。参加零点体育课的孩子,阅读和理解能力比不参加的孩子高出17%,所以,只要过程是达到预期的,怎么会没有好的结果出现呢?
为了保证我们的***性和前瞻性,我们一方面要在接近争议区域的范围内进行主动的教研、探索,另一方面,也要时刻紧跟国内外前沿的理论和科技动态,只有这样,我们妙拓思的“体适能训练”才能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水准。
其次,很多家长会担心运动损伤,但按照我的观点,运动损伤不可避免。
比如当孩子在地胶上跑步,突然脚下一个踉跄,在摔倒的瞬间下意识用手一撑,结果骨了。这种小概率事件可能发生,而且无法在场馆设计层面进行避免。所以,运动能促进***系统和大脑的发育,能调节精神状态,家长们应该尽早、适度的,为孩子们开展符合他们生长发育规律的运动类活动。但是,这一类的损伤,无论是我们、家长,还是孩子,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孩子在遭遇过一次伤害后,会形成非常深刻的记忆,而将下一次发生的概率降至更低。
多数业者反映,目前一二线城市部分家长对儿童体适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知,但三四线的多数家长对体适能运动的认知度较低、理解也有偏差。
另外由于儿童体适能呈现学习效果的周期要比专项体育培训呈现周期长,并且体适能课单价相较一些专项体育培训项目偏高,因而对于没有较高教育意识,以及没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家长而言,体适能课程很难被列入教育消费意愿清单。
因此,在儿童体适能行业发展前期,对内一步要强化自身课研能力,对外一步则需要打开市场,提高家长认知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