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训练效果的保证,其实可以落在这套标准之上。
还是以我们妙拓思运动公园为例,在每个阶段训练计划开启之前,我们会为孩子们按照这个标准做一次身体运动能力测试,然后,如果孩子在整个阶段的训练中能够坚持下来,我们能保证至少提高两分,既之前是1分的,结束后至少可以达到3分;对幼儿,特别是低幼年龄段的儿童而言,“团队协作”,更多的是家长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具备这一行为的基础。之前如果是4分的,结束后就能达到满分。
当然,我们在阶段的训练过程中,不会采用单纯的机械式训练,因为这样没有意义,对孩子不好,也不专业。
“少年强则中国强”,然而,如今的少年,是否真的强?最近,一则关于初中生做引体向上的体能测试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刷屏。该新闻称,某中学一个班级做了一项体能测试,20个学生,有两个学生做了2个以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剩余的一个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单杠后几秒都坚持不了。抚触的价值在于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促进生长以及智力发育(对智力的争议点在于学界对智力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争论,这里不展开讨论了),背后的理论依据是皮肤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的大感觉器,而神经的生长发育与刺激有关。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学校的引体向上测试只是个例,但纵观众多报道,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军训一天,倒率10%;儿童体适能从业者将2017年定义为“儿童体适能行业发展元年”,机构数量在近两年呈现出爆发式增加,玩家的纷纷入场充盈起了行业体量。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病;上海某高中一半的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杭州某小学举行运动会,开幕式8点开始,9点半左右学生们出现“晕小高峰”......
什么是青少年体适能?据了解,早在1980年,美国就将体适能列为“改善国家健康所需关注的15个领域”之一。欧美等国家已经早有体适能教练这一职业,他们更以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身份,细心观察孩子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举一动,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挖掘孩子的潜能。在中国,近些年,体适能问题已成为我国体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关部门在专业体育运动队已经推行体适能训练。其实,这一原则可能是早期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因为低年龄段的孩子,并不会完整表达、把控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和成人之间建立起充足的信任,才能获得内在的安全感,而这层安全感,是之后进行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