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的力学性能
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终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制度。在钢管标准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以及硬度、韧性指标,还有用户要求的高、低温性能等。
①抗拉强度(σb)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在拉断时所承受的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σb),单位为N/mm2(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的能力。
②屈服点(σs)
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屈服点。若力发生下降时,则应区分上、下屈服点。屈服点的单位为N/mm2(MPa)。
上屈服点(σsu):试样发生屈服而力下降前的应力;下屈服点(σsl):当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应力。
屈服点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s--试样拉伸过程中屈服力(恒定),N(牛顿)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③断后伸长率(σ)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标距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伸长率。以σ表示,单位为%。计算公式为:σ=(Lh-Lo)/L0*100%
式中:Lh--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mm;L0--试样原始标距长度,mm。
④断面收缩率(ψ)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缩径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断面收缩率。以ψ表示,单位为%。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S1--试样拉断后缩径处的少横截面积,mm2。
⑤硬度指标
金属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陷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根据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不同,硬度又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肖氏硬度、显微硬度和高温硬度等。对于管材一般常用的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三种。
A、布氏硬度(HB)
用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规定的试验力(F)压入式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L)。布氏硬度值是以试验力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以HBS(钢球)表示,单位为N/mm2(MPa)。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压入金属试样表面的试验力,N;D--试验用钢球直径,mm;d--压痕平均直径,mm。
测定布氏硬度较准确可靠,但一般HBS只适用于450N/mm2(MPa)以下的金属材料,对于较硬的钢或较薄的板材不适用。在钢管标准中,布氏硬度用途广,往往以压痕直径d来表示该材料的硬度,既直观,又方便。
举例:12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径10mm钢球在1000Kgf(9.807KN)试验力作用下,保持30s(秒)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20N/mm2(MPa)。
***的热处理:铸件升温至1050℃,经保温后入水冷却,进行固溶处理,以获得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焊接: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用奥0.12 硅焊条进行手工电弧焊,铸件焊后应进行固溶化处理。
耐蚀性能:***钢是强氧化性用材,它在常温下可耐HNO3的全浓度,在铬酸中也有的耐蚀性,在其他的腐蚀介质中也优于18-8型不锈钢。
焊接***钢时,其工艺参数对于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抗裂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焊接热输入过大时,焊缝区及热影响区在高温的停留实际长且冷却速度小,会造成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粗大,焊缝的热裂纹倾向增大。所以应尽量限制焊接热输入,必须采用小电流直线快速焊。③沸腾钢、半镇钢及专门用途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在钢号***后特别标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同时焊道层件温度严格控制在50℃以下,以利用后焊道对于前焊道的再热作用产生细化晶粒的效果。对于封头拼缝等应力分布复杂的焊缝,采取对称分段等方法施焊,尽可能减少接头应力。
焊接方法是选用左焊法,焊炬匀速跋涉,保持上下不跳动。焊丝顺着焊口并贴紧焊口从熔池前沿参加,参加量视空隙与速度而定。尽量少加勤加,避免在平焊时形成焊 缝内凹和仰焊时焊缝外凸,以焊缝一次成型为准则。分析认为:3PE防腐层钢管在打磨预留段聚乙烯层坡口时,管端焊缝余高未修磨或修磨不平整,会导致焊缝突出部分聚乙烯底部的环氧粉末被磨掉,在防腐管露天堆放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焊缝表面金属就会先被腐蚀,从而导致3PE防腐层出现翘边的现象。焊丝端部一直处于气维护范围内,避免红热的端头氧化。焊丝也不该伸入熔池中搅乱气流。
焊丝直径选用2.0~2.5mm,焊接电流在40~100A之间,气流量8L/min,焊炬喷咀孔径8mm,喷咀与工件间隔5~10mm。
引弧时提早送气3~5s。熄弧前应先提高跋涉速度,然后熄弧,以消除弧坑。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