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强制性:用户不需要专门配合人脸采集设备,几乎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可获取人脸图像,这样的取样方式没有“强制性”;非接触性: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就能获取人脸图像;
并发性: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可以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
除此之外,还符合视觉特性:“以貌识人”的特性,以及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隐蔽性好等特点。

一般来说,人脸识别系统包括图像摄取、人脸***、图像预处理、以及人脸识别(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来访人员管理:对来访人员进行身1份核查,人证比对验证人工确认,并实时记录访客的身1份信息。系统输入一般是一张或者一系列含有未确定身份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数据库中的若干已知身份的人脸图象或者相应的编码,而其输出则是一系列相似度得分,表明待识别的人脸的身份。提出了基于Gamma灰度矫正的光照预处理方法,并且在光照估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光照补偿和光照平衡策略。

近两年人脸识别技术迅速发展,识别精度及速度的有效提升为人脸识别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自2015年起人脸识别的应用领域开始逐渐增多,尤其从2016年下半年,人脸识别技术各类应用案例落地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较差,遮挡,形变(大笑),侧脸等诸多条件下,***网络很难提取出与“标准脸”相似的特征,异常脸在特征空间里落到错误的位置,导致识别和验证失败。进入2017年之后,更是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多种应用、多个领域内都闪耀着它的身影。 按功能应用可以分为:安防型人脸识别产品、提升管理型人脸识别产品、***型人脸识别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