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冲床伤害事故
目前,许多企业在利用冲床加工生产时,仍旧沿用简单的手工作业方法,即用手直接在模腔内装取零件,而且,大量的冲床设备都担负着多种产品的制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冲床设备和模具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就极易发生伤手事故。所以,在冲床生产中,精冲机,加强安全防护,提高机械化程度,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
冲床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范围很广,它包括改进冲床作业方式,改革模具结构,精冲机批发,实现机械自动化。采用复合模、连续模、多工位模都可以起到减少工序、简化工序、简化操作、降低操作者***的作用。
2、据统计,有20~25%的人身事故发生在模具的安装、调整和机床检修***过程中,其中大多数发生在25~100吨的机床上,而且多为伤手断臂的***事故,甚至有***事故发生的。
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一是这些机床多为脚踏开关操作的刚性离合器双飞轮结构,又没有大型冲床上设有的电动寸动机构。调整滑块时,人工盘动飞轮较16吨以下的冲床费力得多,操作者往往违反安全规定,采用点动电机的方式使滑块下滑。由于双飞轮传动系统的惯性较大,精冲机厂家,(一旦全速转动起来,断电后,若是空转,还要转动数分钟才能停止,若是启动了滑块,也能连冲数十个冲程。)所以在飞轮看起来转得很慢时身体进入滑块下的***区,也会发生伤人事故。
二是在安装模具过程中,所有现在已知的安全保护装置均不起作用,但此时***都必须进入滑块的***区才能顺利作业,且操作者的注意力一般均集中在模具上,一旦在飞轮未停时误碰触脚踏,便会出事。
三是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员,大都是技术素质较高,又不直接从事冲压零件作业的模具调整工,机床维修工、质量检验员、模具制造试模工等人员,他们的工作对象,液压精冲机,不象冲压工那样专一,往往是本单位的一批冲床,所以对每台机床的操作性能和要求,不可能象操作工那样熟练,再加上这些工作不象冲压零件那样具有规律性,一旦配合不当,便会出事。
随着精冲工艺以及模具结构越来越复杂,模具开发周期长,频繁地修复和更换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精冲模具的寿命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精冲模具的失效形式,并且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针对棘爪、滑槽板两副精冲模具出现断裂的凸模,从力学强度校核、金相试验、硬度试验、断口电镜扫描等进行试验分析。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