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远东:企业家的使命是不断创新
作者:2006/8/11 8:37:10
[日期:2006-07-2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王繁,永生 [字体:大 中 小] 阅读提示   跟很多科技人员携带成果下海经商不同,邹远东是先下海经商,然后才起步进行新产品与技术的研究开发。目前,他已跻身于多肽研究领域的前沿,成了国内外同行认可的***,推出200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多肽产品,申请了19项中国专利。他到处办科普讲座、发表科普文章,目的是依托专利开发一个大科技产业。   55岁,微胖,秃顶,目光睿智,谈吐文雅——站在我们面前的邹远东是个成功的企业老总,跟很多科技人员携带成果下海经商不同,他是先下海经商,然后才步入科学***的。   “通俗地说,酶,就是剪刀,它在一定条件下把大分子的蛋白质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多肽与单个氨基酸,以供肠壁吸收——这个蛋白质酶解过程原本发生在***内,现在我们通过模拟,把它搬到了***外进行。”邹远东——武汉九生堂的董事长、总经理、***工程师,对他所发明的“酶法多肽”如此解释道。   创业踏进***品行业   1994年,邹远东带着100万元***只身来到荆楚大地,组建了武汉九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九省通衢的湖北,摆放的大工业项目之多之全,可算是***之“***”。新生的九生堂要怎样才能在这里立足呢?   邹远东的目光盯上了***品行业。作为国际上的“朝阳产业”,近20年,***业产值增长了30倍,根据资料,美国***业年产值达770亿美元,日本也达到了90亿美元,而中国才有30亿美元,空间还很大。   从“三九甘露”到抗***的“刺梨汁”,九生堂这个“初生牛犊”横冲直撞地踏进了***品行业。《药学大辞典》、《中华***图谱》等这些沉甸甸的“砖头块”成了邹远东须臾不离的随身物品,他鹰隼般的目光不停地搜索着……   开发出200多个新产品   实验室里的“生物能1号”,很快蜕变成了工业化生产的“三九生命肽”、“三九***”。工艺简化,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却明显提高。武汉九生堂也一跃成为采用生物酶催化、蛋白质降解方法,生产出“多肽”终端产品的企业。经***机构鉴定,这种具极强活性和多样性的小肽,能迅速被***吸收利用,合***体蛋白,对各种***功能低下者,效果尤其显著。   “三九***”只是邹远东的起步,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创新思路犹如泉涌。大豆多肽,大豆寡肽,无花果肽,松子肽,芝麻肽,螺旋藻肽,燕麦肽,苦瓜肽……“酶法多肽”的研究开发领域从豆类,扩展到瓜果、粮食类,从农产品延伸到海产品。   短短几年内,他与一批多年研究肽的老***一起,根据各种不同的营养蛋白,用不同的酶及配方,研制出200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多肽产品,连续申报了19项中国专利。他的研究项目被列入***创新***、***火炬计划、“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工业5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时,工业化生产的技术装备也不断简化,工艺流程缩短,产品***递减,过去几十人的催化车间,现减至3人,工厂用地从500亩减至50亩。   邹远东就这样一步步跻身于多肽研究领域的前沿,变成了国内外同行认可的多肽***。    产品获得新突破   据有关***资料记载,“肽”是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通过肽键,成百上千个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进入***后并不能被直接吸收,必须经过消化道酶分解成单个氨基酸与小分子肽——也即多肽,才能被肠壁吸收。“酶法多肽”技术成功地模拟了这个过程,它的产品是各种多肽***。   听上去很简单,实际上为了破译多肽之谜,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因此,当《人民日报》(海外版)于1997年11月刊登了武汉九生堂“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蛋白质大分子分解成分子量240~1000的小分子肽,这是目前世界上利用酶解技术获得分子量段***小、***具活性的小分子肽”这一简短的消息后,立即在国内外多肽领域引起关注。   在此之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运用***表达法、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合成法,已研发出许多肽,有的已开发出***用于临床。但在运用酸解、碱解、氢解以获得肽方面,收获甚微,加之产品制造固定***大,周期长,污染严重,口味差,终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举办科普讲座200多场   2005年6月,新华网转发了《当代经济》杂志的一篇报道:《“酶法多肽”“倾倒”温州企业家》。其中叙说,6月2日,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特邀邹远东先生,去作了一场题为“酶法多肽——21世纪生物科技产业的热点”的科普讲座。在描述了报告会的热烈气氛后,报道说:温州是我国***早走市场经济之路的地区之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观念渐趋成熟,市场机制渐趋完善,一般的项目和产品是很难打入温州市场的。是什么原因让温州企业家们对“酶法多肽”表现出近乎“倾倒”的热情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与会企业家,归纳出了***大“因素”:   温州的企业家大多是农民、渔民出身,许多企业现仍建在农村。按照邹远东的思路,“酶法多肽”可就地取材,把皮革加工的边角料深加工为“胶原***”;把蚕丝或丝产品的边角料深加工为“丝***”;用海鱼生产“鱼***”和“环肽”;将香芋做成“香芋多肽”……这样既提高了当地农副牧渔产品的附加值,帮助农民致富;又使一大批企业由传统向高科技转化,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单个分散向集约化转化,促进温州产业和企业向更高层次提升——此思路被邹远东称之为“事关十亿农民的点金大产业”,它就象一块强磁铁,吸引了众多温州企业家的兴奋点。   邹远东的秘书告诉我们,类似这样的科普讲座,近6年办了不下200场,行程20多万里。大学、大***、大商场、展销会,讲座深入到多个领域,每场报告会前,邹远东都要针对不同对象做充分准备,几乎每场报告会都好评如潮。   在第89届广交会上,香港金宝岛集团董事长梁思谋先生听了邹远东的演讲后,非常激动地说:“本次广交会上,我***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的多肽知识。”梁思谋还将麾下中层以上***职员全部带到广交会九生堂公司展位,再次请邹远东讲述多肽知识。加之其他外商,展位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发表科普文章500多万字   1997年以来,邹远东连续出版了3本关于多肽的科普读物,发表了300多篇、500多万字的***与科普文章,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多肽的十大吸收机制、酶法多肽的十大技术创新以及多肽的六大绿色属性——其中许多文章被国内各大网站和2000多家媒体转载。九生堂参加的国内外展销会不下100个,在不同场合散发了近150万册精美的宣传品。九生堂还创建和注册了“中国肽谷”网站,网站信息丰富、资料***,登录访问、咨询者络绎不绝,要求合作、加盟者接踵而来。   说到宣传品,邹远东讲了这样一个苦涩中渗着甜味的故事:2002年10月中旬,他参加完广交会后驱车赶往上海,参加上海工业博览会,半路上不幸发生***,左臂、尾骨***,住进南京郊区一家******。***个月完全动弹不得,第二个月开始坐在床上,用笔设计新产品“大豆多肽”的整个营销方案和宣传册子。他天天吊着夹板,到***附近一家做广告牌的小铺子里,实地策划指导宣传册子的排版,边做边改。当时身边只有单位里一个员工陪护,那个员工看到他坐在硬板凳上疼得直冒冷汗,心痛得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   随着九生堂的老总邹远东从多肽***变成科普作家,武汉九生堂的一个个多肽产品也走上了市场,走进了解放军301***,走进了拉丁美洲OncoAmerica***症***中心,走进了广交会,走进了香港铜锣湾***次的崇光百货商场,远销到美国、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十几个***和地区。一个崭新的多肽产业,从武汉的东湖高科技开发区,向***辐射。 10年了,为了“多肽”事业,邹远东历尽艰辛,屡遭磨难。为了推销产品,他两次出***,死里逃生。***令他愧疚的,是因为全身心投入工作,无顾及妻子和家庭。妻子因积劳成疾,患***症去世。在***告别仪式上,邹远东凝望着妻子的***,回想着妻子为支持他的事业付出的一切,这位从不掉一滴泪的汉子,再也忍不住情感的冲动,哭得惊天动地。     “酶法多肽”的专利属于中国   邹远东的“酶法多肽”技术成了企业的***热点。美国中皇集团的代表***邹远东从北京至广州、又到武汉,要求得到三九***在美国的代理权,或买断其专利在美国生产;日本一家企业则向邹远东承诺,如愿意将技术产品拿到日本生产,他全家可以移居日本,他女儿可以上日本任何一所大学……   “‘酶法多肽’的专利属于***,属于社会。”邹远东说,如果只想为个人淘金,他可能早已是千万富翁了,但他更渴望为***开发一个大科技产业,挖一个大金矿。为此,他的研究日程已经安排到了2010年……

商户名称:武汉九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