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游戏
1、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岁)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儿童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帮助给予:如果儿童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儿童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能推“趣怪球”至 1米外的指14. 定地方(2-3岁)
训练目的:发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目测物体的速度的能力、反应能力),发展大运动——手部肘关节和手臂的活动能力。
训练要求:儿童和家长分别站在1米的距离内,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时要有另一***协助儿童的动作。
扔球 3米远(3-4岁)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做5次前滚翻(4-5岁)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让儿童模仿***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
5、用力拉着绳子时,仍能拉动绳子(5-6岁)
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
训练要求:***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儿童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
感统能力训练渐受家长重视
感统能力训练渐受家长重视
在康语儿童智能***中心,年轻的父母们正带着孩子在地垫上爬行,一个接一个,一圈接一圈。4、讨厌手工劳动和益智游戏有些感统失调的孩子手眼协调差,不会拼图,不会用剪刀,所以对手工劳动和益智游戏会不感兴趣甚至讨厌。爬行运动做完,老师让父母将孩子倒立提起来,让孩子感受头朝下的感觉,这些孩子几乎都在2岁以下,有的甚至不到6个月。老师说,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平衡感,促进大运动的发展。父母们则表示,带着孩子参与这样的训练,是希望孩子们感统能力协调发展,预防感统失调。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