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孩子感统训练检查常用解决方案,福州康语特教培训
作者:康语儿童康复2020/7/26 10:55:49







?感统失调的孩子

感统失调的孩子有可能就在家长身边,但家长却不知道孩子的那些行为属于感统失调的前期表现。“感统”是指将***感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例如,有的孩子特别聪明,但注意力特别不集中;有的孩子不会自己转圈,或者转起来也很不开心;有的孩子上了***园,写不好字,看书很困难等等,家长一定不能忽视孩子同感失调的表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对孩子的发育带来影响。


感统失调会自愈吗?

而感统失调通俗的来讲就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当大脑无法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并指挥人完成各项动作时,就会出现行为和语言的障碍,这种情况称为感统失调。

说到这,可能很多家长都会产生一些排斥心理,可能会联想到感统失调的孩子都是有毛病有缺陷的孩子,千万别这样想,感统失调的孩子在智商方面没有问题,甚至更聪明,只是因为感统失调,使得很多好的方面表现不出来而已。

感统失调有哪些外在表现?

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挺聪明的,玩游戏一学就会,电脑也用的非常溜。可是学习上却显得很吃力: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小动作多、写作业磨蹭、写字偏旁部首颠倒、阅读困难、读书串行漏字、计算马虎……

还有些孩子害羞、胆小、敏感、爱哭,或者脾气大、爱打人、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也比较差,经不住批评和挫折……这些孩子不是淘气不听话,也不是笨,他们只是有点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是个什么鬼?

感觉统合,就是大脑统合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在内的不同感觉通路。通过这些***通路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这也是孩子信息输入——加工——分析的过程。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细微偏差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失调”的表现。

那么感觉统合失调又是怎么一回事?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就从一个苹果说起,让宝爸宝妈理解感统失调宝宝的世界。


当感觉统合的某个环节出现失调时苹果鲜红的颜色并不能激发食欲,酸甜的味道也并不诱人,将它抛向空中不能接住,我们甚至不能准确地把它放到嘴巴里。这样的过程***终会产生挫败感,使人失去自信和耐心。这就是感统失调宝宝的世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等***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城市化集中的地区,儿童多动、自闭、学习障碍等***的发病率日趋升高,而这一结果与宝宝感觉统合失调有很大关系。其次,语言发育迟缓,阅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方向感差,学习能力和习惯也很难培养。在***早的研究中发现,大概有10%-30%的宝宝会出现感统失调的问题,而并非网络文章所讲的80%的孩子。





如何矫正感统失调?鼓励孩子自主去探索

0-3岁为儿童能力发展的自然敏感期,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不要人为阻断孩子对外界的探索。3-6岁是儿童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大量的运动和***刺激应该在这个时候完成。感觉统合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只要按照操作训练,有的经过1至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而个体的基础能力基本会在12-14岁之间定型。在孩子的大运动发展方面,可以带着孩子多进行像游泳、球类、跳绳、踢毽子、滚铁环、跳房子等活动。在精细活动上,穿珠子、夹豆子、组装模型、做手工等,每天练习15分钟会是不错的选择。游戏活动方面,可以多让孩子爬行、翻滚、摇摆等,每天玩乐30分钟。同时,在生活技能方面,家长应该更彻底地放手,让孩子自己穿戴收拾、整理床铺、洗漱沐浴、收拾书房等。孩子做这些事的时候,家长要以耐心与宽容守候在旁,动嘴不动手,少指责,促使孩子生活自理。多带孩子去户外做有目的的运动,不定期的出游、爬山、远足等,找机会让孩子自觉解决问题,不要过分取代和保护。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一定要多训练其进行爬行,骑单车、三轮车、轮滑、爬单杠、爬楼梯等活动都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而搭积木、画画、剪纸等,则是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同时可以利用放学路上、晚餐、散步、临睡前的好时机,多跟孩子聊聊天,锻炼其言语能力。为了不让孩子触觉迟钝,建议多淋浴,让孩子用不同的水温洗澡,穿不同质地的衣服,玩不同形状的玩具。


商户名称:福州市仓山区康语儿童智能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