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感统失调训练方法咨询***「多图」
作者:康语儿童康复2020/7/23 8:52:18







感觉统合失调编辑感统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调皮,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我也翻阅了很多关于感统失调的文章,有的说80%的孩子都不同程度的患有感统失调症,真的是这样吗。视觉感不良:表现是无法流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多字少字。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坏境,咬指甲爱哭,爱玩弄下面,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lv,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等。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语言表现能力极差。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出现摔伤,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等。


艾博士在感统的理论中指出,人类生存所需***重要的感觉是触觉,前庭平衡觉及关节感觉,触觉是指人类利用身体皮肤上的***细胞来接受外界的刺激;前庭平衡觉是内耳的三个半规管,帮助我们感受地心吸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时的方位,影响平衡能力姿势控制,关节感应让我们在关节弯曲或伸直,肌肉收缩或伸展时,了解肢体的位置与动态,经由触觉,前庭系统及关节运动提供的讯息,孩子逐渐能掌握身体的灵活度,计划各种动作,进而影响应付日常生活需要的能力。所以一岁以前一定要让孩子哭,提高孩子的肺通气性、肺活量,这样对孩子的发音及口腔肌肉的锻炼是很好的,再大点的孩子可以通过吹气球,吃牛肉干等硬的东西锻炼咀嚼,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得到锻炼。


感觉统合

艾博士(1980)在感觉统合理论一书中说明,感统改善改善孩子脑干部份的统合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其较高层次的大脑功能,改善程序「度身订造」,活动各有不同。当大脑无法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并指挥人完成各项动作时,就会出现行为和语言的障碍,这种情况称为感统失调。小孩透过摸、爬、抛、摇等活动,重複练习如何有效率地处理感觉讯息,以达到协调。罗钧令(1999)归纳感统改善有以下的八项原则:

1. 活动的难度必须适合孩子的程度

2. 活动必须是孩子感兴趣或觉得有意义的

3. 要依孩子的反应来调整活动

4. 改善师必须清楚活动目标

5. 环境的按制必须能有效地诱发孩子作活动

6. 若孩子有兴趣,活动便有重複的需要

7. 活动时间的长短或次数需要因人而异

8. 动态与静态的活动宜互相搭配,便孩子的大脑能***与统合刺激,而做出适合环境的反应


预防感统失调应从什么时候开始?

预防感觉统合失调应该从胎教开始。本体感觉失调训练方法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比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身脑协调、动作灵活等。在怀孕第五个月开始,会有五个月的胎位变化期,这个过程便是胎儿的身体在和地心引力互动,协调出固有的平衡能力。如果胎位不正,即使产前调整过来,胎儿出生后的平衡能力已经受到影响。另外要随时注意观察婴***行动,如果有易受惊吓、肌肉张力太低、不喜欢被拥抱、躁动不安、易怒、动作发展较慢等种种现象,也可能是感觉统合功能有障碍的信息,家长应多加留意


商户名称:福州市仓山区康语儿童智能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