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培训服务为先 福州康语特教培训
作者:康语儿童康复2020/7/7 20:58:01







是否存在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其实要理解并不难,简单来说就是七种感觉,从外部感觉的听觉(耳朵)、视觉(眼睛)、触觉(皮肤)、嗅觉(鼻子)和味觉(舌头),到内部感觉的失重感(内耳)和本体感(肌肉和关节),这些都是我们接受内外刺激的重要渠道。这些信息刺激我们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让我们合理运作起来。比如胆小认生,反应慢,对人冷漠、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大脑分辨能力差,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意识等。

这也是孩子信息输入——加工——分析的过程。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细微偏差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失调”的表现。

所以单从症状表现来看,感觉统合的失调表现是存在的。因为每个人的感觉强度都会有不同的差别。我之前也在文章里分享过Joshua的例子,他有段时间对于任何粘稠质的东西极度厌恶,比如动力沙、面团、水彩颜料和海滩的沙池等,这种极端反应,其实也曾让我很是困扰。这些问题在上学前因为没有作业和学习成绩影响,往往不易被家长发现,到了上学以后才发现某些方面不如同龄的孩子,所以,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家长要及时进行干预矫正,6岁前是很好的改善时间,一旦超过12岁就基本定型,很难改变了。


如何矫正感统失调?鼓励孩子自主去探索

0-3岁为儿童能力发展的自然敏感期,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不要人为阻断孩子对外界的探索。3-6岁是儿童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大量的运动和***刺激应该在这个时候完成。而个体的基础能力基本会在12-14岁之间定型。在孩子的大运动发展方面,可以带着孩子多进行像游泳、球类、跳绳、踢毽子、滚铁环、跳房子等活动。在精细活动上,穿珠子、夹豆子、组装模型、做手工等,每天练习15分钟会是不错的选择。游戏活动方面,可以多让孩子爬行、翻滚、摇摆等,每天玩乐30分钟。同时,在生活技能方面,家长应该更彻底地放手,让孩子自己穿戴收拾、整理床铺、洗漱沐浴、收拾书房等。这类孩子通常灵活度不够,平衡感差,走路经常碰撞东西,容易摔跤。孩子做这些事的时候,家长要以耐心与宽容守候在旁,动嘴不动手,少指责,促使孩子生活自理。多带孩子去户外做有目的的运动,不定期的出游、爬山、远足等,找机会让孩子自觉解决问题,不要过分取代和保护。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一定要多训练其进行爬行,骑单车、三轮车、轮滑、爬单杠、爬楼梯等活动都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而搭积木、画画、剪纸等,则是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同时可以利用放学路上、晚餐、散步、临睡前的好时机,多跟孩子聊聊天,锻炼其言语能力。为了不让孩子触觉迟钝,建议多淋浴,让孩子用不同的水温洗澡,穿不同质地的衣服,玩不同形状的玩具。


少儿感统训练中心 孩子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的宝宝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感统教育对宝宝健康成长的有促进作用,所以家长适时的进行感统教育可以改善婴***的感统失调现象。那么感统培训对孩子成长哪些方面有好处呢?

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感统”是指将***感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症,但却十分普遍和常见,很多家长都谈其色变。



商户名称:福州市仓山区康语儿童智能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