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进场要求: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
取样复验要求:与砼的正拉粘结强度及***形式;剪切粘接强度及***形式;耐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
应采用改性环氧类,或其他具有同等***的界面胶粘剂。
国标对纤维材料的规定
材料进场要求: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
取样复验要求:抗拉强度标准值、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纤维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和K数;预成型板的纤维体积含量。
纤维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检测结果,其允许偏差为±3%;板材纤维体积含量的检测结果,其允许偏差为 5%-2%。
承重结构加固用的碳纤维,应选用聚基不大于15K的小丝束纤维。
纤维复合材的纤维应连续、排列均匀;织物不得有皱褶、断丝、结丝等严重缺陷;板材不得有划痕、***夹杂、层间裂纹与气泡等严重缺陷。
碳纤维织物的缺纬、脱纬。每100米不得多于三处。断经每100米不得多于两处。
与配套胶粘剂必须进行过适配性试验。
该技术主要是对地下隧道穿过需切断的楼房桩基,先在其承台附近采用梁式转换层将此部分桩基承受的上部荷载传递到隧道外侧的新建桩基础上,由托换梁-新加桩组成的托换结构体系代替。
同时为了确保被托换楼房在断桩和隧道通过后不产生开裂、倾斜等***,采取了托换梁预应力张拉、千斤顶预顶、桩底注浆等技术,桩基托换可应用微型嵌岩钢管灌注桩、砼界面连接技术等多项专利技术。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用高强的建筑结构胶,将钢板粘贴于构件表面从而提高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该方法始于1967年,南非学者Fleming和King进行了外粘钢板替代钢筋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试验中将钢板粘贴于混凝土梁底面受拉侧,证明了这种加固方法的可行性。
随后十几年时间,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粘贴钢板加固法已逐步走向成熟,现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受拉构件的加固工程。
施工操作 修补裂缝前,首先应剔凿干净裂缝表面的抹灰层,然后沿裂缝开凿U形槽。对凿槽的深度和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为静止裂缝时,槽深不宜小于15mm,槽宽不宜小于20mm。
2.当为活动裂缝时,槽深宜适当加大,混泥土切割费用,且应凿成光滑的平底,以利于铺设隔离层;槽宽宜按裂缝预计张开量t加以放大,通常可取为(15十5t)mm。另外,槽内两侧壁应凿毛。
3.当为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时,应凿至钢筋锈蚀部分完全露出为止,钢筋底部混凝土凿除的深度,混泥土切割施工方案,以能使除锈工作彻底进行。
对锈蚀裂缝,应在已除锈的钢筋表面上,先涂刷防锈液或防锈涂料,待干燥后再充填封闭裂缝材料。对活动裂缝,三明混泥土切割,其隔离层应干铺,混泥土切割报价,不得与槽底有任何粘结。其弹性密封材料的充填,应先在槽内两侧表面上涂刷一层胶粘剂,以使充填材料能起到既密封又能适应变形的作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