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火灾报警器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火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探测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烟雾是上升运动的,到达天花底下。烟感报警器通过烟发现火灾。火探管气体灭火系统无需任何电源,无需专门的烟、温感探测器,无需复杂的设备及管线,利用自身储压,能快速、准确、有效地探测及扑灭火源,集报警和灭火于一体,将火患扑灭在比较开始阶段。在您没有看到火苗或闻到烟味的时候,已经知道了。它不不断作,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从不间断。在报警时,它发出尖啸刺耳的声音,直到烟雾散去。离子式传感器是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正负电荷的平衡来工作的。在传感器内部,有一小片性物质,这种物质能在感应室内流动的空气中产生一股微小的电流。在线路板上,有一个电脑芯片用来监测这股电流。当烟雾粒子进入到感应室后,就会扰乱那里的正负电荷的平衡,同时也会使这股电流发生变化。当烟雾逐渐加重,正负电荷的不平衡性就会加强。当这种平衡性达到一定的限度,喇叭就会响起。上面为大家介绍了火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下面介绍火灾报警器电路图。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规范对防护区的要求:
1?
、防护区应设有能在
30
秒内使该区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
2
、无窗或固定窗扇的防护区,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3
、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
而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4
、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5h
,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25h
;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
1200Pa
。
5
、防护区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
2/3
以上。
6
、防护区应配备空气呼吸器,在疏散走道与出口处应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
志。
消防维保之气体灭火系统学习
九、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安全要求1.防护区应有能在30s内使该区域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在疏散走道与出口处,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加强系统的施工及调试工作,使得系统能在火灾的状况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障人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2.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防护区打开。3.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4.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应配备专用的空气呼吸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