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
佛塔,又名浮屠(梵语'佛陀'的音译),藏语称'曲登'。 佛塔z初是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
佛j教于公元一世纪始入中国,历汉化而形成汉传佛j教,佛塔样式也由覆钵式塔汉化为亭阁式塔、楼阁式塔,又由楼阁式塔衍生出密檐式塔。中国的佛塔按建材可分为木塔、石塔、砖塔,许多佛塔会刻有建塔碑记﹑佛像﹑佛经等。
佛塔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由于佛塔用于珍藏佛的舍利或供奉佛像、佛经,故也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才以'塔'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中岳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该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早的砖塔,也是***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1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密檐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仅次于楼阁式塔,形体一般也比较高大,它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演变而来的。
嵩岳寺塔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中岳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该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早的砖塔,也是***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1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按层级分: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等。
九顶塔
九顶塔位于济南灵鹫山九塔寺内,建于唐代,高13.3米,基呈八角形,单层砖塔,为水磨对缝砌筑而成。檐叠涩向外挑出17层,又叠收进16层,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线,异常柔和。塔的刹部结构处理奇异,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3层小塔8座,高2.84米,***筑有中心塔,高5.33米,形塔林式塔顶,故名九顶塔。塔身南面距地高3.1米处,辟一拱门,内为佛室,室内雕一佛工罗汉,并有残存壁画。宝座上的塔有密檐式、楼阁式、覆钵式等多种,有的金刚宝座塔还建在佛j教建筑顶上。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