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悼念表彰死者的葬俗已深入人心,人们因担心墓碑日久损毁,曾在墓上起歌功颂德标识作用的墓碑乾坤大挪移到了地下。这为墓志的发展创造了契机,也是后世墓碑与墓志并行的发端。河南洛阳发现较早的西晋墓志作碑形,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墓碑和墓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禁碑并不是彻底的不立碑,在禁碑松替时,可以通过一些申请手续获得帝王的特许后,在墓前树碑立传。史称温峤、王导、左右政局的门阀氏族,其亲属如郗鉴、庾亮等大族名公死后,墓葬的碑文均由当时以文辞出众的名士孙绰撰写,“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

三国两晋时期墓碑形制在薄葬的主流中没什么太大发展,依旧沿袭东汉,但碑穿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