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牛津光谱仪的结构免费咨询
作者:满溢光学2020/9/30 0:58:59







基于用户的分析需求,仪器可以定制成十种标准基体的任意组合。

CCD光学系统可以自由选择120-800nm范围内的任意谱线用于分析线或参比线。光电管光学系统可设置108个光电倍增管。每个光电管通道都有是一个微积分器,具有TRS(时间分解光谱技术)分析痕量元素和SSE(单火花评估技术)分析元素相态。事实上,所有分析要求都可以在M12中无折衷地实现。





近年来,随着国产直读光谱仪的飞速发展,在金属成分分析应用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于非常薄铝箔进行分析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分析样品在预燃激发时非常容易被击穿,在层叠预燃时又困于将其中滞留的空气赶跑,导致激发失败。因此利用直读光谱仪对铝箔样品进行分析,样品的制备是关键技术之一。

直读光谱分析仪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较高的特点,但对于碳、硅含量较高的铸铁特别是球铁的炉前分析,存在试样白口化及分析样品与标准样品的***状态和组分之间存在的不完全一致问题。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直读光谱仪器的误差来源有哪些?1)系统误差也叫可测误差,一般包括仪器的本身波动;样品的给定值和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偏差(标准样品的元素定值方法可能和实际检测方法不一致,这样检测结果会有方法上的差异;同一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的波动);待测样品和系列标样之间存在成分的差异,可能导致在蒸发、解离过程中的误差,如背景强度的差别和基体蒸发的差异等。2)偶然误差是一种无规律性的误差,如试样不均匀;检测时周围的温湿度、电源电压等的变化;样品本身的成分差异等。3)过失误差是指分析人员工作中的操作失误所得到的结果,可以避免。如制样不确,样品前处理不符合要求,控样和待测试样存在制样偏差,选择了错误的分析程序等。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光谱起源于17世纪,1666年物理学家牛顿一次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阳光,让它通过棱镜,在棱镜后面的白屏上,看到了红、橙、黄、绿、兰、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上即形成一道彩虹。这种现象叫作光谱。这个实验就是光谱的起源,自牛顿以后,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谈起直读光谱仪,不得不讲光谱仪的原理中重要的光谱是怎么被发现的,在牛顿前其实已经有所发现到1859年克希霍夫和本生为了研究金属的光谱,自已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完善的分光装置,这个装置就是世界上首台实用的光谱仪器,研究火焰、电火花中各种金属的谱线,从而建立了光谱分析的初步基础。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商户名称:玉环满溢光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