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钻床主轴头位移调整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轴钻床主轴头位移调整结构,其为将主轴头与活动座采分离设置,而主轴头、活动座在相对位置设有相互滑配的Z轴向导轨、导槽,且活动座沿Z轴向的枢设有导螺轴,该导螺轴为与主轴头螺合,如此即藉由旋转导螺轴而带动主轴头沿Z轴向的限位位移,据以达到调整多轴钻座工作位置的作用,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而该等调整技术完全不会牵动到立柱及活动座间的驱动结构,所以不便变动到操作杆上/下死点既有设定的角度及高度,令操作者可以符合***力学的方式作业。
对于摇臂钻床的使用主要分为打孔,攻丝,加工一些工件平面几个方面,另外配合一些特殊工具还可以对工件进行多种加工工艺。用摇臂钻床来攻丝是一项非常容易的操作。摇臂钻床攻丝要使用攻丝油进行涂抹,可以有效减少切削热量的产生,从而大大提高切削精度,现已运用于多种高难度的加工材料的切削。能够保护及保持工件的光洁度,对工件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摇臂钻床Z3050适用于大中型零件的钻孔、扩孔、铰孔、平面及攻螺纹等加工。其有着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外柱防护,而主轴箱、摇臂、内外柱采用液压驱动的菱形块夹紧机构,让也夹紧更可靠。
钻床
1、古代钻床——“弓辘轳”钻孔技术有着久远的历史。考古学家现已发现,公元前4000年,人类就发明了打孔用的装置。古人在两根立柱上架个横梁,再从横梁上向下悬挂一个能够旋转的锥子,然后用弓弦缠绕带动锥子旋转,这样就能在木头石块上打孔了。不久,人们还设计出了称为“辘轳”的打孔用具,它也是利用有弹性的弓弦,使得锥子旋转。
2、一台钻床(惠特沃斯,1862年)。到了1850年前后,德国人马蒂格诺尼早制成了用于金属打孔的麻花钻;1862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人惠特沃斯展出了由动力驱动的铸铁柜架的钻床,这便成了近代钻床的雏形。
以后,各种钻床接连出现,有摇臂钻床、备有自动进刀机构的钻床、能一次同时打多个孔的多轴钻床等。由于工具材料和钻头的改进,加上采用了电动机,大型的性能高的钻床终于制造出来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