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床
1、古代钻床——“弓辘轳”钻孔技术有着久远的历史。考古学家现已发现,公元前4000年,人类就发明了打孔用的装置。古人在两根立柱上架个横梁,再从横梁上向下悬挂一个能够旋转的锥子,然后用弓弦缠绕带动锥子旋转,这样就能在木头石块上打孔了。不久,人们还设计出了称为“辘轳”的打孔用具,它也是利用有弹性的弓弦,使得锥子旋转。
2、一台钻床(惠特沃斯,1862年)。到了1850年前后,德国人马蒂格诺尼早制成了用于金属打孔的麻花钻;1862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人惠特沃斯展出了由动力驱动的铸铁柜架的钻床,这便成了近代钻床的雏形。
以后,各种钻床接连出现,有摇臂钻床、备有自动进刀机构的钻床、能一次同时打多个孔的多轴钻床等。由于工具材料和钻头的改进,加上采用了电动机,大型的性能高的钻床终于制造出来了。
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全检查各部操作机构是否正常,将摇臂导轨用细棉纱擦拭干净并按润滑油牌号注油。
2.摇臂和主轴箱各部锁紧后,方能进行操作。
3.摇臂回转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
4.开钻前,钻床的工作台、工件、夹具、刃具,必须找正,紧固。
5.正确选用主轴转速、进刀量,不得超载使用。
6.超出工作台进行钻孔,工件必须平稳。
7.机床在运转及自动进刀时,不许变紧固换速度,若变速只能待主轴完全停止,才能进行。
8.装卸刃具及测量工件,必须在停机中进行,不许直接用手拿工件钻削、不得戴手套操作。
9.工作中发现有不正常的响声,必须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
常用的钻夹头主要有扳手式钻夹头和自紧式钻夹头两类.扳手式钻夹头的零部件多采用机床大批量生产,因此价格较低廉,但因自身结构的限制,扳手式钻夹头精度不高,主要用于台式钻床、小型摇臂钻床、电动工具等对夹持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此外钻头的装卸需用扳手松紧,操作较繁锁.在加工中心、精度钻床等对钻孔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一般需要采用自紧式钻夹头
麻花钻是通过其相对固定轴线的旋转切削以钻削工件的圆孔的工具。因其容屑槽成螺旋状而形似麻花而得名。螺旋槽有2槽、3槽或更多槽,但以2槽为常见。麻花钻可被夹持在手动、电动的手持式钻孔工具或钻床、铣床、车床乃至加工中心上使用。钻头材料一般为高速工具钢或硬质合金。
钻床清洁
1.擦拭钻台,床身、导轨,丝杆及操作手柄。保持床身及周边清洁,无油污;
2.清除导轨面毛刺及丝杆钻渣杂质;
3.拆卸清洗油毛毡;
4.去除钻床各部锈迹,保护喷漆面。
数控维护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 ;
2.防止灰尘进入数控装置内:漂浮的灰尘和金属粉末容易引起元器件间绝缘电阻下降,从而出现故障甚至损坏元器件;
3.定时清扫数控柜的散热通风系统 ;
4.经常监视数控系统的电网电压:电网电压范围在额定值的85%~110%;
5.定期更换存储器用电池 ;
6.数控系统长期不用时的维护:经常给数控系统通电或使钻床运行温机程序;
7.备用电路板的维护。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