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目前数控机床常用于机械零件的加工和其他行业。无论什么时候出现故障,它们都不能正常工作,这将会延迟生产。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找出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因此,本文总结了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机床不能回到零点
原因:
1.原点开关触点卡住不能移动;
2.原点制动器不能将原点开关压至开关动作位置;
3.水源开关进水导致开关触点生锈和接触不良;
4.原点开关线断开或输入信号源故障;
5.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点烧毁。
对策:
1.清洁被卡住的部分,使其移动部分平稳移动,或更换行程开关;
2.调整行程开关的安装位置,使限位器将零位开关触点平稳地压到开关动作位置;
3.更换行程开关并采取防水措施;
4.检查开关电路有无开路、短路和信号源(24V DC电源);
5.更换输入/输出板上的输入点,设置参数,并修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程序。
中走丝线切割机床
1)切割液使用时间过长,浓度不合适----保持冷却液浓度在11~12.5%,必要时更换切割液。(4)轴承有稍微损伤,例如库存时期产生的稍微水锈,以及运输过程产生的稍微的微动磨蚀,这类情况修复轻易而弃之可惜。2)主导轮及轴承磨损----观察电极丝运行是否抖动,听各部位轴承有无异常响声,由此来判断是否要更换轴承或导轮,必要时请更换。3)修切加工工艺有误----正确选用修切条件号及偏移量。4)工件变形---避免材料切割变形:材料热处理工艺合理;预加工穿丝孔;预切割释放应力;优化切割路径。5)钼丝损耗较多----更换新的钼丝。6)材料的***结构问题----不同的材料加工效果不一样。7)机床状态欠佳----检查各导轮,丝筒部,导电块,各丝杠导轨的润滑是否在状态。影响走刀方式的因素
1、工件自身的形状及几何要素:工件自身的形状及几何要素包括加工域的几何形状、岛屿的大小和位置等方面。这是工件本身固有的特性,是属于不可变化的因素,但却是决定走刀方式的根本因素。
2、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是实现加工目的的直接过程,是走刀方式选择的直接依据。工艺路线决定了加工域的先后顺序,岛屿的合并及拆分,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划分等。实现目标的工艺路线有多种,这就决定了走刀方式的不同选择。
3、工件材料:工件材料也是决定走刀方式的因素之一,工件材料是直接的加工对象,并不直接影响走刀方式,但会对刀具材料、大小、加工方式等选用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走刀方式。如立式加工中心进行一些孔类加工,工件的同轴度不是靠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来保证的,而是靠夹具保证,当机床主轴与工件采用浮动连接以后,机床主轴的原始误差就不再影响加工精度,而转移到夹具来保证加工精度。工件毛坯的形状和大小等会造成工件各部分的加工余量分配是否均匀,同时对可选毛坯的工件,利用毛坯大小、形状的不同,会改变装夹方式、加工域的重新分配等影响加工策略,导致采取不同的走刀方式。
4、工件的装夹及紧固方式:工件的装夹及紧固方式也间接影响走刀方式,如压板产生的新“岛屿”的影响,紧固力对切削用量影响而导致走刀方式的改变,振动对走刀方式影响。
5、刀具的选用:刀具的选用包括刀具材料、刀具形状、刀具长度、刀具齿数等,这些参数决定了刀具与工件接触的面积大小和频率,因而决定了单位时间里切削材料的体积大小和机床负荷,其耐磨程度与刀具寿命则决定了切削时间的长短。1.被加工对象的选定确定选购对象之前首先要明确准备加工的对象。而其中对走刀方式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刀具大小(即直径)。由于选取不同直径的刀具,会影响残留区域的大小,造成加工轨迹的变化,导致走刀方式的不同。不想从事底层工作,想摆脱现状,想学习UG编程,可以找点冠教育的老师学习CNC数控技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