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稳定运行时,颗粒污泥规 则、密实,微生物菌群中甲1烷八叠球菌明显增多。研究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规模化培养机理是微生物代谢产物EPS的内因和选择压的外因共同作用,EPS中的TB-EPS影响颗粒的大小,LB-EPS影响颗粒的粘结能力和结构强度。低温时,颗粒污泥的表面和内部微生物排列都比较松散,而且出现大量微生物胞外分泌物;低温中高浓度时,甲1烷八叠球菌没有出现,鬃毛甲1烷菌属占优势。微氧时颗粒污泥同样是规则、密实的,菌1种更加丰富,颗粒表面和内部的优势菌群不同,但在中高浓度时没有出现甲1烷八叠球菌的明显优势。
颗粒污泥的培育与驯化,需要一定控制技术: ①要一次投加足够量的接种厌氧污泥 ②将反应器内温度严格控制在35—40℃,运行170天左右,颗粒污泥才能培养完成。但是在投加化学***时,要充分考虑到盐类的毒性作用,投加浓度不能高于其毒性浓度。 ③Ca2 能促进颗粒污泥的生长; ④水流剪切是促进颗粒污泥生长的有效措施 ⑤培养过程中应控制反应器内的VFA浓度在1000mg/l以下。 ⑥颗粒污泥不宜长期运行在低负荷状况下,这样易造成颗粒污泥空心化而流出反应器。 ⑦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颗粒污泥,必需稳定控制进水COD; ⑧颗粒污泥的采出应该是少量多次为宜。
厌氧污泥颗粒化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制成厌氧颗粒污泥受有很多因素影响,可以归纳为:环境因素、废水特征、接种污泥和操作因素。
废水的厌氧处理主要依靠水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达到处理的目的 ,不同微生物的生长需不同的温度范围 ,根据反应器中微生物的这一特性 ,通常将反应器分为低温 (16~25℃)UASB反应器、中温 (30~40℃)UASB反应器、及高温(50~60℃)UASB反应器。4m·h~(-1)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iontime,HRT)为5。
利用F ISH、RTQ 2PCR和DGGE等分子生物技术对厌氧产甲1烷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空间分布和定量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其中的优势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5%,本发明充分考虑了PTA污水厌氧污泥颗粒化机理,具有针对性强,投加使用简单等显著的优点。结果 表明:颗粒污泥中真***主要分布在颗粒污泥外层,古***则主要分布在内层;古***含量低于真***,但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随着反应器有机负荷的增加以及运行 时间的延长。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