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房屋使用年限的逐渐增长,其地基基础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地板下沉、墙体开裂等安全隐患迹象的发生。众多现实治理基础下沉工程证明,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是解决基础下沉的良好办法。基础下沉通常因天然地基软弱而导致其无法满足地基强度、变形等要求从而产生基础沉降迹象,通过对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可以有效地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而达到***建筑原功能的安全使用要求。
(1)标高失控,槽的宽度与图不符,超标太大。
(2)基土扰动造成地基承载力下降,地基处理公司,主要是地基土受水浸泡,或受冻融影响。严重者将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变形。
(3)基地有浮土导致受力不均匀;开挖超标,有浮土未做认真处理。
(4)存在橡皮土、基土中含水量过多。
(5)洞、穴、古井、树根等松软图纸或局部硬土没认真处理会导致房屋开裂。
(6)挖好基(槽)坑后,长时间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将会导致基底龟裂,直接影响地基土持力层质量。
重锤夯实地基的施工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选定夯锤重量、底面直径和落距,以便确定***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后下沉量系指***后二击平均每击土面的夯沉量,对黏土和湿陷性黄土取10~20 mm;对沙土取5~10 mm。通过试夯可确定夯实遍数,一般试夯约6~10遍,施工时可适当增加1~2遍。
(2)采用重锤夯实分层填土地基时,每层的虚铺厚度以相当于锤底直径为宜,夯击遍数由试夯确定,试夯层数不宜少于两层。
(3)基坑(槽)的夯实范围应大于基础底面,每边应比设计宽度加宽0.3 m以上,以便于底面边角夯打密实。基坑(槽)边坡应适当放缓。夯实前坑(槽)底面应高出设计标高,地基处理,预留土层的厚度可为试夯时的总下沉量再加50~100 mm。
(4)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优含水量范围以内。如土的表层含水量过大,可采取铺撒吸水材料(如干土、碎砖、生石灰等)或换土等措施;如土含水量过低,应适当洒水,加水后待全部渗入土中,地基处理价格,一昼夜后方可夯打。
(5)在大面积基坑或条形基槽内夯击时,应按一夯挨一夯顺序进行。在一次循环中同一夯位应连夯两遍,下一循环的夯位,应与前一循环错开1/2锤底直径,落锤平稳,夯位准确。在***柱基基坑内夯击时,可采用先周边后中间或先外后里的跳打法进行。基坑(槽)底面的标高不同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逐层夯实。
(6)夯实完后,应将基坑(槽)表面修整至设计标高。冬期施工时,必须保证地基在不冻的状态下进行夯击。否则应将冻土层挖去或将土层融化。若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夯实,应采取防冻措施。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