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稀土钕铁硼(Nd 2 Fe 14 B)永磁材料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高磁能积、高矫顽力、高剩磁等特点,迅速在很多行业展开应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批量生产钕铁硼材料,其后逐年高速增长,于2001年达到了世界产量的52.9%,更于2008年达到了世界产量的78.6%,40sh渗镝渗铽,成为名副其实的钕铁硼生产大国[1]。
钕铁硼材料为精细合金体,其主要成分为铁Fe(含量约65%)、硼B(含量约1%)及稀土金属Re(含钕Nd、镨Pr、镝Dy、铽Tb等,总含量约33%)。
材料中的富钕相、富硼相与磁体合金主相间存在电位差,极易形成原电池使材料表面发生电化学腐蚀。
另外,钕铁硼磁体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使得材料的实际密度无法达到理论密度,内部存在微小孔隙与空洞,在大气中易吸氧令稀土元素氧化,***合金组分。材料腐蚀或组分***后,日久造成磁性能衰减直至丧失,从而影响整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所以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防腐处理。
钕铁硼(Nd-Fe-B):
永磁材料主要有铝镍钴(AlNiCo)系金属永磁,一代***Co5永磁体(称为1:5型钐钴合金),第二代***2Co17(称为2:17型钐钴合金)永磁体,第三代稀土永磁合金NdFeB(称作钕铁硼合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高磁能积(50兆高斯≈400kJ/m3)、高矫顽力(28EH、32EH)和高使用温度(240C)的烧结钕铁硼已产业化生产。钕铁硼永磁铁的主要原材料有稀土钕(Nd)32%、金属元素铁(Fe)64%和非金属元素硼(B)1%(少量添加镝(Dy)、铽(Tb)、钴(Co)、铌(Nb)、(Ga)、铝(Al)、铜(Cu)等元素)。钕铁硼三元系永磁材料是以Nd2Fe14B化合物作为基体的,其成分应与化合物Nd2Fe14B分子式相近。但完全按Nd2Fe14B成分配比时,磁体的磁性能很低,甚至无磁。只是实际的磁体当中钕和硼的含量比Nd2Fe14B化合物的钕和硼含量多时才能获得较好的永磁性能。
主要有三个参量:剩磁Br(Residual Induction),单位Gauss,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剩余的磁通密度,代表了磁铁对外所能提供磁场强弱;矫顽力Hc(Coercive Force),单位Oersteds,就是把磁体放在一个反向外加磁场中,当外加磁场增加到一定强度时磁体的磁性就会消失,把这个抵抗外加磁场的能力称为矫顽力,钕铁硼渗镝渗铽专利,代表了衡量抗退磁能力;磁能积BHmax,单位Gauss-Oersteds, 就是单位体积材料所产生的磁场能量,是磁铁所能存储能量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因钕铁硼材质化学活性极强,零件表面会在前处理后与上镀前这段时间(因接触空气中的氧或镀液)发生氧化,所以要求诸多操作应与普通钢件有所不同。
(1)前处理后与入槽电镀前的操作速度要快,即所谓的“入槽快”,渗镝渗铽,慢的话氧化程度大,镀层结合力差;
(2)滚筒带电入槽,可使零件尽快上镀,以减轻滚筒内零件在骤入镀液时产生的表面氧化,从而提高镀层结合力;
(3)使用大的冲击电流(与滚筒带电入槽道理类似)。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