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钕铁硼易氧化、易被腐蚀,日久将造成磁性能的衰减甚至丧失,所以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防腐处理。除了电镀之外,钕铁硼表面处理还可采用化学镀、电泳涂层、磷化处理等方法,今天懂磁帝将为大家介绍磷化的相关知识。
磷化处理的目的: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磷化表面处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作为过程防腐蚀,第二是改善表面环氧浸润性。
1、过程防腐
由于烧结钕铁硼表面致密性低、多孔隙的特点,露的磁体会在空气中氧化,我们也称为被腐蚀。所以,钕铁硼磁体因周转和存放的时间过长,而又不明确后续的表面处理方法时,使用磷化工艺做简易的防腐处理非常必要和有效。
磷化工艺过程简单,无需设备***,磷化的生产过程消耗少,主要是酸、碱和磷化液,生产成本低,作为过程防腐不会明显增加磁体的生产成本,而且能避免存储期的磁体损失,钕铁硼渗镝技术,回报率很高。磷化后产品颜色均一,表面洁净,可以采用真空封装,大大延长存放时间,济宁钕铁硼渗,存放手段优于以往的油浸、涂油存放方法。完整的磷化膜可以抵抗正常大气环境的氧化腐蚀。磷化的磁体产品后续表面处理很容易,磷化膜只需简单酸洗即可完全脱净,对后续表面处理(如镀锌、镀镍等)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可以随时完成后续的表面处理工艺过程。
2、改善浸润性能
一些钕铁硼磁体需要环氧胶粘结、涂漆等,胶水、漆等环氧有机物的黏结力需要基体有很好的浸润性能。磷化膜与环氧有机物的浸润性能好,所以需要采用磷化工艺改善钕铁硼磁体表面的浸润性能。良好的浸润性能,可以保证环氧胶水、环氧漆与磁体的结合力。
钕铁硼镀锌不能像普通钢件镀锌一样对基体起到非常明显的阳极保护作用,则其镀层致密度对耐蚀性的意义重大。碱性镀锌层的致密度高,但碱性镀锌液的电流效率低,难以在疏松多孔的钕铁硼表面直接施镀。
目前钕铁硼镀锌一般采用通用的氯钾镀锌工艺,但该工艺属于简单盐镀液类型,直接在钕铁硼表面施镀,会出现镀层结合力不良、零件发生腐蚀、镀液受到污染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从如何使零件表面尽快上镀着手,上镀越快零件表面氧化就越慢,则诸问题就越轻。目前多采取以下措施:
①使用电流密度上限高的镀液;
②采用小尺寸细长型滚筒;
③带电入槽、大电流冲击、工序间不间断操作等。
2007年后应欧盟RoHS指令要求,钕铁硼镀锌钝化淘汰了传统的重污染六价铬钝化工艺,转而采用新型的轻污染三价铬钝化工艺,目前随着三价铬钝化商品溶液的发展,已形成了以蓝白、彩色为主的三价铬钝化膜体系。
但钕铁硼镀锌采用“氯钾镀锌 三价铬钝化”工艺后,钕铁硼渗镝加工,暴露出三价铬钝化膜耐蚀能力与六价铬相比大幅下降的问题。
分析:六价铬钝化膜厚且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三价铬钝化膜薄,且对镀层中杂质的干扰反映明显,需要在纯锌表面才能生成连续覆盖的膜层。氯钾镀锌层中有机杂质的夹附量较大,则不利于三价铬合格钝化膜的生成,所以三价铬钝化膜耐蚀能力下降在所难免。
烧结钕铁硼
优点:磁性能极高,是目前磁性能大的磁性材料,大磁能积高达55MGOe (N54)。
缺点:为了适应高温工作环境,部分牌号的烧结钕铁硼中会添加中重稀土镝、铽,以提高磁体的内禀矫顽力与工作温度,但这会导致产品的单位成本较高;制备过程复杂(先烧结为毛坯再进行机加工),加工过程损耗较高,成品率受影响。
粘结钕铁硼
优点:产品尺寸精度高,形状灵活;不含中重稀土,钕铁硼渗镝渗鋱方法,单位成本较低;直接成型,加工过程中的损耗较低。
缺点:磁性能较低,目前产品大磁能积约为12MGOe;内禀矫顽力与工作温度偏低。
热压钕铁硼
优点:在基本不使用中重稀土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极高的磁性能,目前产品大磁能积可达43MGOe;加工过程损耗低。
缺点:目前只能做成环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热压钕铁硼的应用范围;由于热压钕铁硼技术壁垒高,目前***仅有日本大同电子实现量产,垄断使得其价格高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