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锭式自动络筒机随机型的不同,其工艺流程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大致相同。纱线从管线上退绕下来,经过气圈破器{也称退绕速器)、预清纱器、栅状探纱器、张力装置以及电子清纱器、捻接器及槽筒,***后卷绕到筒子上。
预纱器(缝隙式)可预先清除纱线上部分纱疵和杂质,莱芜直驱永磁电机,以减少电子清纱器的负担及停车次数。栅状探纱器可用来判断停车原因,是管纱用完还是中间断头,并立即将信息传递给有关执行机构。小吸纱嘴的作用是当纱线断头后,立即将管纱一端的纱头吸入,使纱线保持张力,等待大吸嘴在筒子上找头,然后一并送入打结器打结。
络筒过程中除了速度、气圈作用和导纱部件的摩擦所引起的张力外,还要采用张力装置来控制络筒张力。张力大小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调节,按照摩擦制动原理使纱线获得张力。针对管纱在退绕时,大、中、小纱在不同位置退绕张力各不相等,自动络筒机采用了相应的张力恒定补偿装置,可通过电脑统一或分组设定,张力盘用电机驱动,直驱永磁电机调速,主动旋转,根据张力传感器检测信息自动调节张力,减少纱线间的张力差异。
管纱在退绕期间,大纱、中纱和小纱张力不同,通过传感器自动检测管纱退绕的平均张力,以此为参考张力,设有张力上限和下限调节功能,当管纱退绕期间张力达到大或小值时,纱线张力器开始减小或增加张力盘施加的推力,以确保张力恒定。设定上限为 10%,下限为-10%。
生产实践证明,随张力增大,络纱质量逐渐下降。因此张力的选择对络纱质量十分重要,张力增大会引起筒纱条干不匀的增加和筒纱强力下降。在确保筒子一定的密度和良好的成形前提下,张力偏小掌握为宜。生产中为了能简单而又迅速了解张力和络筒速度的选择是否合理,可参照2001年乌斯特公报统计值,直驱永磁电机技术,即管纱质量达到的统计值水平,络纱后筒纱质量也应达到同等水平,如果筒纱水平质量比管纱下降了一挡,则是速度过高或张力过大,应予以及时凋整。
花式捻线机的构造较为复杂包括:双牵伸系统、双空心锭系统、双卷取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一、 双牵伸喂入系统
在满足一般毛型纤维的基础上,该机还兼顾了一般棉型纤维,小可以纺制30-60mm棉型纤维,且可做到毛棉同纺。采用近似毛纺牵伸系统结构,上下双皮圈结构,上罗拉直径50mm,下罗拉直径38mm,前上罗拉上采用清洁绒棍,前下罗拉采用清洁绒棒,通常适纺纤维60-190mm,大可以纺制纤维长度为220mm以上。
二、 双空心锭加捻系统
空心锭系统采用***设计的倾拉式小锭子,锭长为248mm,假捻嘴为钢丝勾/斜嘴组合式,较原有的420mm锭杆的稳定性、可靠性大为提高。上下结构采用两根普通龙带,由两个变频机分别驱动,二组空心锭分别施以不同捻向,在组合纱线上形成双向包缠,便于可靠地固定纱线形态。摩擦轮直径较原来减小30%,在无须提高主电机转速的情况下锭子转速得以提高,能耗降低。
三、 双卷取系统
升降/级升系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花式纱线的粗细变化范围很大,根据纺制不同粗细的要求,步进电机驱动升降/级升系统,不同支数的纱线需要不同的升降速度不同的级升范围。在纺制较细支单押线的花式纱线,由于较细支纱的押线捻度较高,易产生回捻打结,织物斜片、手感硬等现象,工业吊扇 直驱永磁电机,需要退捻处理,宜采用环锭/钢领卷绕。两种卷取形式均为不停机落纱。采用微电脑控制,可以任意的进行调节,保证纺纱品质。
四、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部分共有6个步进电机和三个变频电机组成。由于各个电机的执行任务各不相同,运动中要求运动速度随电脑指令的复杂要求作各种变化(如快、慢、停等),所以对电脑控制器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