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和验收的详细步骤与方法
三、通电试机
在检查机床各轴的运转情况时,应用手动连续进给移动各轴,通过CRT或DPL(数字显示器)的显示值检查机床部件移动方向是否正确。然后检查各轴移动距离是否与移动指令相符。如不符,应检查有关指令、反馈参数,以及位置控制环增益等参数设定是否正确。
随后,再用手动进给以低速移动各轴,并使他们碰到超程开关,用以检查超程限位是否有效,数控系统是否在超程时发出报警。
后,还应进行一次返回基准点动作。机床的基准点是以后机床进行加工的程序基准位置,因此,必须检查有无基准点功能及每次返回基准点的位置是否完全一致。
四、机床精度和功能的调试
在已经固化的地基上用地脚螺栓和垫铁精调机床主床身的水平,找正水平后移动床身上的各运动部件(主柱、溜板和工作台等),观察各坐标全行程内机床的水平变换情况,并相应调整机床几何精度使之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使用的检测工具有精密水平仪、标准方尺、平尺、平行光管等。在调整时,主要以调整垫铁为主,必要时可稍微改变导轨上的镶条和预紧滚轮等。
让机床自动运动到刀具交换位置(可用G28 Y0 Z0或G30 Y0 Z0等程序),用手动方式调整装刀机械手和卸刀机械手相对主轴的位置。在调整中采用一个校对心棒进行检测,有误差时可调整机械手的行程,移动机械手支座和刀库位置等,必要时还可以修改换刀位置点的设定(改变数控系统内的参数设定)。调整完毕后紧固各调整螺钉及刀库地脚螺栓,然后装上几把接近规定允许重量的刀柄,进行多次从刀库到主轴的往复自动交换,要求动作准确无误,不撞击,不掉刀。
大中型数控机床试运行
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完毕后,要求整机在带一定负载条件下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自动运行较地检查机床功能及工作可靠性。运行时间尚无统一的规定,一般采用每天运行8h,连续运行2~3天;或24h连续运行1~2天。这个过程称作安装后的试运行。
考核程序中应包括:主要数控系统的功能使用,自动更换取用刀库中三分之二的刀具,主轴的、及常用的转速,快速和常用的进给速度,工作台面的自动交换,主要M指令的使用等。试运行时机床刀库上应插满刀柄,取用刀柄重量应接近规定重量,交换工作台面上也应加上负责。在试运行时间内,除操作失误引起的故障以外,不允许机床有故障出现,否则表明机床的安装调试存在问题。
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由于数控机床故障比较复杂, 同时数控系统自诊断能力还不能对系统的所有部件进行测试, 往往是一个报指示出众多的故障原因, 使人难以入手。下面介绍维修人员任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排除故障方法。
直观检查法
直观检查法是维修人员根据对故障发生时的各种光、声、味等异常现象的观察, 确定故障范围, 可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模块或一块电路板上, 然后再进行排除。
初始化复位法
一般情况下, 由于瞬时故障引起的系统报警,可用硬件复位或开关系统电源依次来清除故障。若系统工作存贮区由于掉电、拨插线路板或电池欠压造成混乱, 则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 清除前应注意作好数据拷贝记录, 若初始化后故障仍无法排除,则进行硬件诊断。
自诊断法
数控系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诊断功能, 并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利用自诊断功能, 能显示出系统与主机之间的接口信息的状态, 从而判断出故障发生在机械部分还是数控部分, 并显示出故障的大体部位( 故障代码) 。
功能程序测试法
功能程序测试法是将数控系统的功能用编程法编成一个功能试验程序, 并存储在相应的介质上, 如纸带和磁带等。在故障诊断时运行这个程序, 可快速判定故障发生的可能起因。功能程序测试法常应用于以下场合: 机床加工造成废品而一时无法确定是编程操作不当、还是数控系统故障引起; 数控系统出现随机性故障, 一时难以区别是外来干扰, 还是系统稳定性个好; 闲置时间较长的数控机床在投入使用前或对数控机床进行定期检修时。
普通车床的质量从哪些方面去衡量
普通车床质量应该由两部分五个要素来衡量。一部分是性能,简单讲就是车床自身具备的能力,包括精度、刚性、技术水平三个要素;一部分是质量,代表了用户使用产品的满意度,包括可靠性、稳定性两个要素。刚性指的是普通车床承受负载的能力,和切削效率成正比。高刚性车床意味着率,注意这里的效率讲的是单位时间内切除金属的体积,大切深慢走刀不一定,小切深快走刀不一定效率低。高刚性的车床不一定,也不代表高品质。普通稳定性具体到车床上就是指车床精度、刚性等物理能力的保持性有多久,即车床性能保持性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用户做出车床选择的重大指标。普通车床的技术水平是相对的,比如说滚珠丝杆技术在二十年前属于技术,但现在已经属于常规技术,直线电机驱动才是高技术,车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技术常常意味着、高刚性或者高品质,但世事,新技术胎死腹中也极有可能。普通车床的可靠性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车床的可靠性基本等同于低故障率,是用户关注的指标。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