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故障导致的加工精度异常
一台THM6350卧式加工中心,采用FANUC0i-MA数控系统。一次在铣削汽轮机叶片的过程中,突然发现Z轴进给异常,造成至少1mm的切削误差量(Z向过切)。调查中到:故障是突然发生的。机床在点动、MDI操作方式下各轴运行正常,且回参考点正常;无任何报警提示,电气控制部分硬故障的可能性排除。分析认为,主要应对以下几方面逐一进行检查。
(1)检查机床精度异常时正运行的加工程序段,特别是刀具长度补偿、加工坐标系(G54~G59)的校对及计算。
(2)在点动方式下,反复运动Z轴,经过视、触、听对其运动状态诊断,发现Z向运动声音异常,特别是快速点动,噪声更加明显。由此判断,机械方面可能存在隐患。
(3)检查机床Z轴精度。用手脉发生器移动Z轴,(将手脉倍率定为1×100的挡位,即每变化一步,电机进给0.1mm),配合百分表观察Z轴的运动情况。在单向运动精度保持正常后作为起始点的正向运动,手脉每变化一步,机床Z轴运动的实际距离d=d1=d2=d3…=0.1mm,说明电机运行良好,***精度良好。
而返回机床实际运动位移的变化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机床运动距离d1gt;d=0.1mm(斜率大于1);
②表现出为d=0.1mmgt;;d2gt;d3(斜率小于1);
③机床机构实际未移动,表现出标准的反向间隙;
④机床运动距离与手脉给定值相等(斜率等于1),***到机床的正常运动。
数控机床加工工件不稳定的九大原因分析
4、工件尺度与实际尺度相差几毫米,或某一轴向有很大改动
毛病原因:快速***的速度太快,驱动和电机反响不过来;在长时刻冲突损耗后机械的拖板丝杆和轴承过紧卡死;刀架换刀后太松,锁不紧;修正的程序过错,头、尾没有照应或没撤销刀补就完毕了;体系的电子齿轮比或步距角设置过错。
解决方案:快速***速度太快,则恰当调整GO的速度,切削加减速度和时刻使驱动器和电机在额外的运转频率下正常作业;在呈现机床磨损后发生拖板、丝杆鹤轴承过紧卡死,则有必要重新调整修正;刀架换刀后太松则查看刀架反转时刻是否满意,查看刀架内部的涡轮蜗杆是否磨损,空隙是否太大,装置是否过松等;如果是程序原因形成的,则有必要修正程序,按照工件图纸要求改进,挑选合理的加工工艺,按照说明书的指令要求编写正确的程序;若发现尺度误差太大则查看体系参数是否设置合理,特别是电子齿轮和步距角等参数是否被损坏,呈现此现象可经过打百分表来丈量。
5、加工圆弧作用不抱负,尺度不到位
毛病原因:振动频率的重叠导致共振;加工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进给速度过大,使圆弧加工失步;丝杆空隙大引起的松动或丝杆过紧引起的失步;同步带磨损。
解决方案:找出发生共振的部件,改动其频率,防止共振;考虑工件资料的加工工艺,合理编制程序;关于步进电机,加工速率F不行设置过大;机床是否装置结实,放置平稳,拖板是否磨损后过紧,空隙增大或刀架松动等;替换同步带。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重视。
数控成型磨床引起工作台爬行的原因
数控成型磨床引起工作台爬行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原因;另一类是数控系统本身引起的工作台爬行。
1.工作台导轨及床身导轨间的润滑状况差工作台爬行往往是由于工作台运行导轨润滑不良引起的。润滑太小,或干脆由于润滑通道阻塞而引起润滑油根本就打不到导轨上来,这就增大了导轨副间的摩擦力,从而引起工作台的爬行现象。这时我们只需将润滑通道打通或将润滑量适当调大,就可将工作台爬行问题解决。要注意是,导轨副间的润滑量也不可调得太大,否则将引起工作台运行中的漂移,进而引起磨削工件的相关质量不良问题。
2.工作台的动力传动部分引起工作台的动力传动部分即丝杠及其相关连接部分,包括丝杠本身及连接用的轴承等。
首先,我们用手转动丝杠时应无明显阻滞感,转起来手感应柔和、均匀。如有手感阻滞则可能是丝杠的支撑用轴承发生损坏,丝杠螺母里的滚珠或滚道发生了损坏或进了脏物,如小切屑等。我们应根据检查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置,或换轴承,或换丝杠,或进行清洗,或请***人员对丝杠进行调整及精度***等。其次,我们要检查丝杠两母线对床身导轨的平行度。一般出厂时我们把床身导轨对丝杠两母线平行度调整在O.08mm以内,用户实际应用起来可以适当放宽至0.1mm,检查如果超差,应将其调整至标准范围以内。另一种情况是丝杠及伺服电动机连接部分出了问题。我们要求此处相连的两轴同心度较高,一般应控制在0.1mm以内,否则就超出了联轴器及伺服电动机的纠错范围而引起工作台爬行。
3.床身及工作台变形引起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季节温差变化大,而设备室内没有相应的温度调节装置,从而引起机床所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相应的导轨由于温度变化而变形。导轨副变形后,其运行接触状况较差,只有很少的地方接触,导轨副间隙变大,造成润滑油泄漏,从而形不成真正的油膜,进而引起工作台爬行。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应该请***人员利用仪器对床身进行检测、修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