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计量特点
浙江中溯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具有***的法人地位。是一家***从事计量器具、检测仪器及实验设备的研发、设计及校准、环境检测、技术咨询、技术培训、计量测试管理咨询服务的技术型企业。公司现拥有***的管理体系,服务理念、技术服务团队,并努力为您提供***的实验室解决方案。公司在***共设立了子公司10几余家,总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锦业街1号。
1、基本性:长度单位'米'在SI中被列为第i一个基本单位,许多导出单位都包含长度单位因子,因此不少导出计量基准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度单位量值的准确度。
2、多维性:物体到形状和位置用坐标空间中的若干点来表示,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构成的坐标为三维空间,如果在其中再插入角度坐标,还可构成四维、五维、六维坐标。
3、广泛性:几何形状是客观世界中广泛的物质形态,绝大部分物理量都是以几何量信息的形成进行定量描述的。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我国计量用仪器仪表的发展和现状
浙江中溯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具有***的法人地位。是一家***从事计量器具、检测仪器及实验设备的研发、设计及校准、环境检测、技术咨询、技术培训、计量测试管理咨询服务的技术型企业。公司现拥有***的管理体系,浙江流量计校准,服务理念、技术服务团队,并努力为您提供***的实验室解决方案。公司在***共设立了子公司10几余家,总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锦业街1号。实验室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其中试验场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公司内设技术部、工程部、总经办和业务部四个部门;其中工程部下设7个校准***室,即长度室、力学室、热学室、电学及无线电室和化学室、流量室、光学室。
计量仪器仪表原指专门用来测量水、气、电、油的压力、流量、温度的精密设备。包括上千个品种的产品,在上个世纪的后20年里,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按照科学划分现代计量包括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工程计量三个方面。科学计量的任务是研制和建立计量基本标准装置,保证量值传递和溯源,为法制计量和工程讲师提供基本保障。法制计量的任务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计量器具和商品量计量行为由***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管,确保相关量值准确。
工程计量的任务是为全社会的其他测量活动进行量值溯源,提供计量校准,检测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具体分为几何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电子学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化学计量。我国现有各类计量仪器企业六千多家,已经形成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计量仪器仪表生产国。九五以来,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总的形势是向前发展的。产品在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总线化等发展方向上紧跟国际发展步伐,涌现出一批技术***的新型产品,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的崛起,是我国计量仪器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流量计校准机构,但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建设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我国计量仪器产品,绝大部分属于中低档技术水平,而且可靠性、稳定性等关键性指标尚未全部达到要求,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国外公司同样占有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为什么要测量电力设备的吸收比?
浙江中溯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具有***的法人地位。是一家***从事计量器具、检测仪器及实验设备的研发、设计及校准、环境检测、技术咨询、技术培训、计量测试管理咨询服务的技术型企业。公司现拥有***的管理体系,服务理念、技术服务团队,并努力为您提供***的实验室解决方案。
测量吸收比可以判断电力设备的绝缘是否受潮,这是因为绝缘材料干燥时,泄漏电流成分很小,绝缘电阻由充电电流所决定。在摇到15s时,充电电流仍比较大,于是这时的绝缘电阻R″15就比较小;摇到60s时,根据绝缘材料的吸收特性,这时的充电电流已经衰减,绝缘电阻R″60就比较大,所以吸收比就比较大。而绝缘受潮时,泄漏电流分量就大大地增加,随时间变化的充电电流影响就比较小,这时泄漏电流和摇的时间关系不明显,这样R″60和R″15就很接近,换言之,流量计校准价格,吸收比就降低了。
这样,通过所测得的吸收比的数值,可以初步判断电力设备的绝缘受潮。
吸收比试验适用于电机和变压器等电容量较大的设备,其判据是,如绝缘没有受潮K≥1.3。而对于容量很小的设备(如绝缘子),摇绝缘电阻只需几秒钟的时间,绝缘电阻的读数即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没有吸收现象。因此,流量计校准收费标准,对电容量很小的电力设备,就用不着做吸收比试验了。
测量吸收比时,应注意记录时间的误差,应准确或自动记录15s和60s的时间。
对大容量试品,国内外有关规程规定可用极化指数R10min/R1min来代替吸收比试验。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