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因施工简单、所需设备少而得到较多的应用。这种加固方法可以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直接加宽基础,也可以外增***基础加大。
当原条形基础承受中心荷载时,可采用双面加宽 ,对单独柱基础加固可沿基础底面四边扩大加固当原基础承受偏心荷载时或受相邻建筑基础条件限制或为沉降缝处的基础或为不影响室内正常使用时,可用单面加宽基础)。
当不宜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时,可将原***基础改成条形基础,将原条形基础改成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或筏形基础,将原筏形基础改成箱形基础。
一般来说房屋使用年限的逐渐增长,其地基基础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地板下沉、墙体开裂等安全隐患迹象的发生。e、静压桩法适用性广,将荷载向深层土体传递,但压桩力应小于上部结构自重的80%。众多现实治理基础下沉工程证明,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是解决基础下沉的良好办法。基础下沉通常因天然地基软弱而导致其无法满足地基强度、变形等要求从而产生基础沉降迹象,通过对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可以有效地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而达到***建筑原功能的安全使用要求。
注浆加固法
a、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
b、分渗透注浆、劈裂注浆和压密注浆
c、渗透注浆:浆液将土中的自由水和气体排挤出去,通过充填裂隙或空隙,胶结周围土体,形成较密实的固化体,从而提高土层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d、压力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承载力不均匀的地基土,浆液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混合液,但一般不能用于有湿陷性的土层。渗透注浆不会引起土体体积大的变化。当地层为砂层、卵石层、碎石土等第四系地层(渗透系数大于10-4cm/s)时,宜采用渗透注浆方式。
劈裂注浆:浆液在较高的压力下1,注入到孔隙率较小的地层中。浆液在高压力作用下,沿地层的结构面产生劈裂流动,在地层中形成脉、网状分布。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或荷载分布不均,引起建筑物过大倾斜者,可参照有关规范选用纠倾措施。不规则的脉、网状固结物和由于浆液压力而挤密的土体构成复合地层,从而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和止水能力。当地层为粘性土地层、埋深较大、渗透系数较小(小于10-5cm/s) 时,宜采用劈裂注浆方式。
压密注浆:采用有一定稠度或速凝型的浆液,通过压力对土体产生压密效应,从而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其固结体在土体中一般呈似球体或块体状分布。
d、注浆孔间距1.0-2.0m,劈裂注浆的压力在沙土中,宜为0.2-0.5MPa;粘土,宜0.2-0.3MPa。对压密注浆,当采用水泥砂浆浆液时,塌落度宜为25-75mm,压力1-7MPa;塌落度小取上限值。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