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灯在不同处理区的防治效果
作者:2013/5/24 5:57:30

2006年,王治虎等于6月20日至9月30日报道,5盏灯平均年诱杀天敌384头,其中晴 艇97头、赤眼蜂54头、绒茧蜂50头、姬蜂36头、瓢虫69头、隐翅虫53头、寄生蝇25头 ,同期诱杀害虫40 626头,益害比为1:105.8,诱杀的昆虫中,害虫占99.06%, 益虫只占o.94%。据王华锋等5月14日至8月20日10盏杀虫灯统计,98天共诱杀各类 天敌307头,其中婿眨45头、食蚜蝇96头、茧蜂24头、镊虫16头、草蛤69头、姬蜂20 头、虎甲25头、步甲12头。天敌数量较少,其量不到诱杀昆虫总量的1%。通联在4月 21日至4月25日进行观察,共诱集天敌15头,其中寄生蜂类11头、寄生娓类4头;5天 共诱集害虫2103头,其中鳞翅目害虫64头、鞘翅目害虫39头、同翅目及其他小型害虫 2000余头,益害比为1:402。
2009年,徐万华在宋店乡八里村从6月25日至8月20日,55天的开灯时间里,牛舍专用双灯管交流杀虫灯累计诱杀害虫总数120 203头,益虫158头,分别为踌艇35头、草岭23头、赤眼蜂24头 、瓢虫76头,益害比1:76ll临淮乡双门村,从6月25日至9月10日,77天的开灯时间 里,单灯累计诱杀害虫总数15G 232头,益虫193头,分别为婿废45头、草蚜3l头、赤 眼蜂29头、瓢虫88头,益害比1‘809。夏中军等从6月4日至9月12日的loo天中观察, 单灯共诱天敌154头,而同期害虫总数为402201头,益害比为1:2612。
综上所述,使用杀虫灯不可避免地诱杀了部分益虫,但与诱杀害虫的量相 比,比例很小,不可能在大面积推广中造成天敌被大量诱杀而无法制约的局面。由此 可见,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既能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又可***害虫*(三)控害效 果从诱虫种类和田间发生情况来看,频振式杀虫灯能诱杀绝大多数水稻害虫,对叶蝉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大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等有显着的诱杀作用。杨询等报道,半巩县76天(5月17日一7月30日)一盏灯共诱虫188925头,其中稻飞虱 145437头,占总诱虫量的77.o%;稻纵卷叶螟41866头,占总诱虫量的22.2%;二 化螟580头,占总诱虫量的0.3%;叶蝉850头,占总诱虫量的o.州。椿江县79天(5月14日一7月30日)共诱虫334802头,其中稻飞虱270 503头,占总诱虫量的80.8%; 稻纵卷叶螟62570头,占总诱虫量的18.7%;二化螟589头,占总诱虫量的o.2%; 叶蝉884头,占总诱虫量的0.3%。丹寨县83天(6月10日-8月30日)共诱虫l19524头 ,其中稻飞虱68895头,占总诱虫量的57.6%;稻纵卷叶螟31107头,占总诱虫量的 26.o%;二化螟6828头,占总诱虫量o.57%;叶蝉12142头,占总诱虫量的10.2% 。
刘祥贵等研究了杀虫灯在不同处理区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飞 虱的防治效果。对于 稻纵卷叶螟,灯控施药区与灯控不施药区防治效果相近,非灯控施药区防效低于前两 者。对于二化螟,灯控不服药区和灯控施药区与非灯控不施药区相比,枯鞘率、枯心 率和白穗率坤存在显着差异,但灯控区之间无显着差异,非灯控施药区水稻的枯心率 与非灯控不施药区相比有显着差异。灯控区水稻螟虫的白穗率;t0.45%-0.71% ,相对防效达到80%以上。对于稻飞虱,南川市灯控不施药区稻飞虱相对防效为53. 则;巴南区灯控不施药区稻飞虱相对团效达81.7%,相对防效差于对稻纵卷叶螟和 二化螟的防控。
   周尚泉研究了杀虫灯使用与否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田间 消长动态。更多信息:牛舍专用双灯管交流杀虫灯 http://www.***7.net/yq_list/yq_324_1.html

商户名称:沧州贝特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