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
作者:2010/1/5 1:08:29

节后上班外出开会,遇一趣闻:几位仁兄哈欠不断,连称过长***上班累多了,细一打听,原来他们几人结伴去张家界旅游,快到张家界时进入刘晓庆、姜文拍电影《芙蓉镇》的王村参观,当晚即在王村小阁楼上打起***,由于输赢较大,输家要扳本,赢家要保成果,大家便在王村驻扎下来,连续在王村******到7(为省时间,多顿餐吃的是***简单的“刘晓庆米豆腐”)8号深夜赶回贵阳,9号就疲惫不堪上班了。至于张家界景区何等“尊荣”,谁也说不出来。由此联想到前些时友人从香港来黔几日,便对笔者感慨:你们这里好***者众,浪费的时光多可惜。

    笔者笑答:或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玩玩,或退休后无事搓几圈消磨时间,或集体外出活动时临时凑个兴,未尝不可,何以厚非?

    友人说你这个看法我不反对,我指的是经常甚至天天***者,其中还有不少是年轻人,这就很不对头了。要做的事情多得很啦。

    平心而论,此话在理。

    的确,偶尔打***、玩玩***,不仅无须大惊小怪,还有必要,因为人是需要轻松和减压的。但当偶尔打变成经常打甚至“每天一锅”,当打牌熬通宵反而成了正常,当小刺激升至中刺激、大刺激,当逢场作戏变得很上瘾,就值得打问号了。

    依笔者拙见,迷恋于***至少有四个弊端。

    首先是对健康不利。长时间睡眠不足,饭吃不好,生物钟失衡,没有病也会弄出病来。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拿笔者来讲,尽管至今不会***(再继续忍忍,忍到退休后再学那劳什子吧),可有段时间却钟情于玩***牌,说是不熬夜,不经意间就玩到鸡打鸣了。几个双休日折腾下来,生活节奏完全乱了,人便磨得青眉青眼、腰酸腿疼、神情憔悴、反应迟缓,即使补了瞌睡也是双目浮肿,提不起神,明显感到体质下降,抵抗力减弱。如此遭罪,何苦?

    其次是耽误工作。沉溺于牌桌,自然用于工作、学习的精力不够,没有多少心思去“充电”去思考去干活。久而久之,别人上前了自己落后了,别人充实了自己空虚了。这在终身学习、不进则退的年代是很不合拍的。光阴似箭,还是惜时如金好。

    再有是有损情谊。君不见,有的人赢得起输不起。一上牌桌,盯着几个铜板,你欺我诈,打得“死去活来”,争得面红耳赤。平时推心置腹的朋友,牌桌上你投我的机,我哄你的牌。有的人手气不好,便浑身冒火,敲桌子发脾气,一会怪椅子高,一会怪灯光暗,一会怪有人抽烟,一会怪别人咳嗽,一会怪厕所门对着自己,一会怪自动***机偏了心眼,指桑骂槐,怨天尤人,计较得很。个别牌风不正者,***心慌了,脏话迭出,涵养全无,举止失态,“六亲不认”,哪里还有欢悦可言。如此这般,长此以往,再浓厚的友情,亦会因***之不顺而觉得彼此心里似有什么憋着,终有一日情感黯然无光,颇伤和气的。当然这仅是个别现象,可个别现象亦可起警示作用。

    此外是影响家庭和睦。一夜***下来,势必有输有赢——几人欢喜几人愁。赢家按牌桌上的话讲,叫“捡来的娃儿当球踢”,“捡”得孔方兄在手,喜形于色,消费夸张。愁者输多了回家怎么向夫人(先生)交待?原计划中的开支钱包空了又如何是好?再则夫妻俩都沉醉于***,谁来管娃娃,谁来做家务,谁来照顾老人……于是矛盾产生了。我们身边,为***引起的扯皮***闹离婚的事还少吗?

    很遗憾,有人却自有一套理论为***迷于***者辩解。说“***是强刺激的检验身心健康的***方式”,是“激发进取精神的特殊劳动”,参与者可在“异军突起”、“暗渡陈仓”、“欲擒先纵”、“守株待兔”、“对抗到底”、“巧妙算计”等心理体验中享受日子、丰富人生。另外,尚有什么“打到五更天不算熬夜”、***干部打的是“卫生***”等滑稽之说。不过,这些话一沾上***博特别是大一些的***博便都成了歪理,均不值一驳。

    诚然,偶尔打***、玩玩***乃人之常情、人之自由,属个人行为,适可而止便***,不必指责。可凡事总得有个度。超过了度就不是***而是变味,是伤身般的“自***”和“他***”了。其于别人于自身于社会的危害性不言自明。

    远观近看,细细琢磨,100多张小小雀牌、50多张薄薄***造成的亲朋好友同事间的不愉快和导致的其他严重后果甚至悲剧,是值得社会各界加大力度关注的。

    说来说去,笔者以为***是一种***,处理不好小***怡情、大***伤身及上牌桌时间长短与身体健康等等关系,无疑于自寻烦恼、自找苦吃。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伸手便可抓一把!                                                          

商户名称:上海东雀机电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