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息
前云胎息,定息工夫。定息既久,六脉俱停。口鼻毫无气出,惟有虚通天窍,太虚混一,冲盈两间。只觉圆光包罗天地,久则不知物我,色空言思都绝,语默俱忘。神藏于气,气包乎神。一意冲和,包裹浑沌。如火种相续,丹鼎常温。炼能一刻,一刻周天。炼能一时,一时周天。炼能百日,积成大药。炼能十月,即成胎道。炼能三年,阳神出入……此皆息之成始成终。天地相交,不离这息。元会运世,不离这息。冬春夏秋,不离这息。旦昼暮夜,不离这息。须知这息,宜数、宜调、宜种、宜定;终至混元,片刻工夫,一年节候。何况时日月与年乎?各具周天,混元之化。欲盗天地之元气,先定此息。欲得造化之真机,先夺此息。奈人日迷习染,不知数息调息。其于踵息、胎息、混元息之妙,举世之人更难知也。夫天地一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人与天地同呼吸。人于凡息不知,何能知真息耶。总之人被阴阳陶铸,囿于气数。报以因果,夭寿不一,难逃业报。一旦堕落,是可悲哀。至人畏天报施,不敢妄为微恶。知气盈神附则生,悟气耗神离即死。当知一息尚存,还能自主。
胎息功的优势
就觉有一团气,后升前降,归入中田,急行卯酉周天一遍,封炉收之。这种景象不是经常可见的。 。数日后,气从泥九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过咽喉而入舌下。降丹之后不可立即睁开眼睛,先渐收意念、静下心来、活动四肢,睁眼,收功。到此时内丹已成,接着下去,胎息指日可成。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心神属阳中阴,气属阴中阳。使心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功能就强。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身形:本法宜在子时修练,面向南方,盘腿而坐,全身放松,定气凝神,舌抵上腭,调勾呼吸,意念丹田有一鸡蛋大小的金丹闪闪发光、放热。初练闭气法时,只能行一分钟左右,随着练功的深入,闭气时间会逐渐延长,直至全身毛孔开放出现胎息。闭气次数与服气次数相同。
在初级到中级胎息阶段,口液产生的功能,特别旺盛,淋淋如雨,咽不绝口,甘甜香味,美快无比。。数日后,气从泥九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过咽喉而入舌下。。数日后,气从泥九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过咽喉而入舌下。
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清净恬淡,身在气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照耀全身。这就练到中级胎息了。初练闭气法时,只能行一分钟左右,随着练功的深入,闭气时间会逐渐延长,直至全身毛孔开放出现胎息。闭气次数与服气次数相同。如遇此景不可睁眼睛,亦勿惊、勿喜、勿执着,可用手扶墙壁,会觉得一颗闪亮的内丹从头顶直降丹田。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