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发器生产厂家诚信企业推荐「多图」
作者:芜湖能量热能2020/8/26 10:43:02






蒸发器燃料燃烧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燃料从入蒸发器内开始到在蒸发器内燃烧完毕,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 着火前准备阶段从燃料入蒸发器炉包内至达到着火温度这一阶段称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内,要完成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燃料与空气混合物达到着火温度。显然,这一阶段是吸热过程,热量来源是火焰辐射及高温烟气回流。影响准备阶段时间长短的因素除蒸发器本身外,主要是蒸发器炉包内热烟气为煤粉气流提供热量的强弱,煤粉气流的数量、温度、浓度、挥发分含量及煤粉细度等。

(2) 蒸发器内燃料燃烧阶段当达到着火温度后,挥发分首先着火燃烧,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焦炭被加热到较高温度而开始燃烧。蒸发器内燃料燃烧阶段是强烈的放热过程,温度升高较快,化学反应强烈,这时碳粒表面往往会出现缺氧状态。蒸发器强化燃烧阶段的关键是加强混合,使气流强烈扰动,以便向碳粒表面提供氧气,而将碳粒表面的二氧化碳扩散出去。

(3) 蒸发器内燃料燃尽阶段主要是将燃烧阶段未燃尽的碳烧完。蒸发器内燃料燃尽阶段剩余的碳虽然不多,但要完全燃尽蒸发器内燃料却很困难,主要是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完全蒸发器内燃料燃烧的因素,如少量的蒸发器内燃料固定碳被灰包围着;蒸发器内氧气浓度已较低;蒸发器内气流的扰动渐趋衰减;蒸发器炉内温度在逐步降低。如果蒸发器内燃料的挥发分低、灰分高、煤粉粗、炉膛容积小,蒸发器内燃料完全燃尽将更困难。据试验,对细度R90=5%的煤粉,其中97%的可燃物可在25%的时间在蒸发器内燃尽,而其余3%的可燃物却要75%的时间才能在蒸发器内燃尽。这也是实际蒸发器中不可能使可燃物彻底燃尽的基本原因。





蒸发器常见故障

蒸发器操作中由于使用的蒸发器设备及所处理的溶液不同,出现的事故也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就列出一般的蒸发器操作事故和处理方法,让大家对常见故障多多熟悉,再遇到蒸发器故障时能轻松处理!

1、蒸发器高温腐蚀性液体或蒸汽外泄

泄漏处多发生在蒸发器设备和管路焊缝、法兰、密封填料、膨胀节等薄弱环节。

产生泄漏的直接原因多是开蒸发器、停蒸发器时由于热胀冷缩而造成开裂;或进是因蒸发器管道腐蚀而变薄,当开蒸发器、停蒸发器时因应力冲击而,致使液体或蒸汽外泄。

要预防此类事故,在开蒸发器前应严格进行设备检验,试压、试漏,并定期检查蒸发器设备腐蚀情况。

2、蒸发器管路阀门堵塞

对于蒸发器蒸发易结晶的溶液,常会随物料增浓而出现结晶,造成蒸发器管路、阀门、加热器等堵塞,使物料不能流通,影响蒸发器操作的正常进行。

因此要及时分离盐泥,并定期洗效,一旦发生堵塞现象,则要用加压水冲洗,或采用真空抽吸补救。

3、蒸发器温度过高排除方法

(1)可能是蒸发器膨胀阀开度过大,进入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过多,在蒸发器中不能完全蒸发,多余液体占去一部分热交换面积,传热面积减少,收进蒸发温度高,应根据冷量适当调整膨胀阀开度。

(2)另可能是冷凝温度过高引进蒸发温度升高,因为冷凝温度升高时,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吸气系数减少,气体比容增大,致使蒸发器温度升高。



蒸汽发生器和蒸汽锅炉的区别

蒸汽发生器和蒸汽锅炉的区别

一般来说,锅炉的吨位可控范围非常广,在0.5-150吨不等,压力在1.0-2.0MP之间,产生的蒸汽量也非常可观。蒸汽发生器一般容积很小,蒸汽发生器单台设备吨位在1-2吨之间,适用于对蒸汽产量和温度要求不那么高的行业。

  锅炉具有一定压力,因为有了压力,它才能产生远高于100℃的高温、高质量蒸汽。但有压力也就有了一定***性,我国有专门负责锅炉质检的监检部门,每年为锅炉进行一次质检,以保证其良好的安全性能。蒸汽发生器不属于蒸汽锅炉范畴,蒸汽发生器不需要进行质检,但用户在日常使用蒸汽发生器时,要更加小心,时刻注意设备的使用安全。

 当然,不管是蒸汽发生器也好,蒸汽锅炉也好,只要能够满足我们所需要的产气需求就可以了。因此,一定要依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




商户名称:芜湖能量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