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的主要应用优势有哪些?
琉璃瓦的主要应用优势有哪些?
琉璃瓦有利于保持建筑恒温。紫禁城的建筑冬暖夏凉,有着多种措施,而琉璃瓦的使用,则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琉璃瓦属于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其除了具有较好的强度外,还具有热阻大、导热系数小的特性。琉璃瓦的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都比较小。
导热系数小,则屋外与屋内的热量交换少;导温系数小,则屋外低温不易传至屋顶内,屋顶内的温度波动幅度小。不仅如此,琉璃瓦表面涂有光亮的釉层,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可以反射太阳光线,避免阳光直射瓦面造成的剧烈升温。琉璃瓦的上述特性有利于反射夏天的太阳光,亦有利于阻隔冬天的寒气渗入,因而有利于保持建筑内部的恒温。
琉璃瓦有利于防止瓦件风化。普通陶瓦容易在空气化。所谓瓦的风化,即暴露在空气中的瓦件在外部因素作用下,表面逐渐出现粉末状或开裂状的现象。研究表明:盐分结晶是普通陶瓦***的主要原因。雨水降落到普通瓦屋顶后,沿着瓦的孔隙渗入,使瓦中的湿气增加,逐渐充满瓦件内部。由于风吹、光照等因素,普通陶瓦中的湿气会蒸发于大气中,而可溶盐无法蒸发而只能滞留于瓦的表面,并产生膨胀力,使得普通瓦变成碎块或粉末。
与普通陶瓦不同,琉璃瓦不存在风化的问题,能够保持完好。其主要原因在于瓦的胎体表面有釉面层。该釉面层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保护层,阻止了空气中各种成分尤其是水分的***。由于釉面层本身光滑且不吸水,当雨水落到釉面瓦上时,一方面,釉面层的封闭性使得空气中的水分无法渗入胎体;另一方面,琉璃瓦表面光滑,且在屋顶上有着明显的排水坡度,因而水流能够顺着瓦面迅速排向地面;基于以上两种因素,瓦件很快保持了干燥,因而不会渗水,避免了风化的产生。
古琉璃瓦搭建要求
古琉璃瓦搭建的要求
琉璃瓦屋顶在建筑时,往往要求老头瓦要伸入脊内长度不应小于瓦长的1/2,而且脊瓦应座中、两坡老头瓦应碰头;斜沟底瓦搭盖不得小于150mm,底瓦搭盖外露不得大于1/3瓦长;滴水瓦瓦头挑出瓦口板的长度,不得大于瓦长的2/5且不得小于20mm;斜沟两侧的百斜头伸入沟内不得小于50mm;盖瓦相邻上下两张的接缝不得大于3mm,当坡度超过六分半时,每隔三、四张瓦要求加钉荷叶钉1只。
对于琉璃瓦突出屋面的墙的侧面,底瓦要求伸入泛水宽度不得小于50mm;琉璃瓦搭盖底瓦的每侧也不得小于2/5的盖瓦宽,底瓦铺设应按照大头应向上来进行。对于盖瓦下脚高出底瓦的,天沟伸入瓦片下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
琉璃瓦生成的原料及制备
琉璃瓦生成的原料及制备
选坯料
琉璃瓦可选用大青、二青、缸土、碱土、紫砂,木节等软硬质原料及废匣钵粉、瓷粉等原料。另外,也可用部分采用煤矸石、煤研灰等矿物废渣、工业副产品来降低生产成本,也获得满意效果。
用的是当地的两种紫砂原料,将其置换白坯料中的青土成分而配成。
注浆坯料的制备
将原料按配方准确称量入球磨细碎,过60目筛陈腐备用。主要用来制作琉璃瓦的小、中型异型件。
成型坯料的制备
将原料经粉碎后分类存放,不能混入杂质,坯料制备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后,平铺于洁净地面,一种原料铺一层,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分,人工将其混匀。将混合坯料入搅泥机,搅练2—3次,陈腐两天后供成型使用。
琉璃瓦富丽堂皇的代名词,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是汉族传统的建筑物件,通常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明代十三陵与九龙壁都是琉璃瓦建筑的杰作。
古代琉璃瓦高昂的造价使其使用有着严格规定,不许僭越。《大清会典》中就曾标明:非皇家特许,普通大臣和百姓能使用琉璃。在紫禁城东侧太庙享殿的东西配殿,东边供奉的是有功亲王,西边则供奉有功大臣。两边的房间大小完全相同,但供奉亲王的燎炉是彩色琉璃烧制的,西边的只能享受不上色的素坯燎炉。
屋顶或全部覆之,或用琉璃瓦与陶简瓦相配合成为剪边式屋顶。不同等级的建筑需用不同的形制和材料。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