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矫形器:
在佩戴假肢矫形器时前臂截肢者要在残肢皮肤表面找到收缩伸肌和屈肌时肌电电压信号比较强的两个点,上臂截肢者同样要在收缩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时找到这两个点,然后测出两点的电压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肌电训练仪训练假肢矫形器,使其有规律的收缩。训练完毕后患者就可以控制假肢矫形器的活动,可以用假肢矫形器洗脸、穿衣、写字、拿汤匙等,经过在生活中的不断训练,假肢矫形器还能发挥更大的功能。
矫形器正式使用前,要进行试穿(初检),了解矫形器是否达到要求,舒适性及对线是否正确 ,动力装置是否可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教会患者如何穿脱矫形器,如何穿上矫形器进行一些功能活动。训练后,再检查矫形器的装配是否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了解患者使用矫形器后的感觉和反应,这一过程称为终检。终检合格后方可交付患者正式使用。对需长期使用矫形器的患者,应每3个月或半年随访一次,以了解矫形器的使用效果及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矫形器的作用与原理是什么呢?
作用在于尽量阻止症状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畸形具有一定的矫正。其矫正原理为,在额状面上利用三点固定进行矫正,利用压垫减少水平上的 扭转,利用腹托减少腰 椎前凸和提高腹腔内压以产生对脊柱的牵引力。要掌握矫形器制作人员传授的穿戴方法,尽可能自己进行。穿戴矫形器的时间, 原则上是从起床后一自到就寝前,但进行体育活动时,也可一时脱去矫形器,穿戴一个月后对其穿用情 况进行检查,其后每三个月定期到***检查一次。矫形器的使用寿命与患者的日常活动和发育程度有关,也大致可使用一年。
假肢一般都需要通过残肢来控制,所以截肢的部位、残肢的条件、肌力的训练、装配假肢后的功能训练等,都需要假肢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矫形器是针 对功能障碍者的生理、病理要求进行辅助处理的,更需要得到医务工作者的指导。因为***是一个很复杂的有机体,每个患者在截肢或伤残后,都有自己的特殊身体状况,因此假肢和矫形器应因人而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