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电镀工艺与焊接分析:
母材中Cu、Ni元素的含量对模具零件淬火裂纹的影响较大,标准范围为0.90%~1.00%,这2种元素含量越高,普通火焰淬火与高配淬火后模具零件出现裂纹的概率越大,但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激光淬火质量。当前技术条件下,大部分铸造厂对Cu、Ni的配比通常使用下限值。母材中Cu、Ni含量分别为0.97%与0.94%,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核实模具厂热处理数据库发现,该模具零件热处理阶段采用普通火焰淬火与高配淬火工艺,增加了淬火裂纹出现的敏***。此外,针对模具零件型面焊接区域,存在的焊接缺陷或热应力也会导致模具零件镀铬时产生裂纹。因此,模具零件热处理及焊接工艺选择不当,在淬火或焊接过程中产生了显微裂纹,这些裂纹在后期承受巨大冲击载荷或酸洗镀铬过程中作为裂纹源不断生长与扩展,是模具零件电镀后出现裂纹的主要因素。
传统电镀模具修复方法
模具镀铬技术是在模具工作表面电镀上一层金属铬,铬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其硬度一般可达到64HRC以上、且表面粗糙度小,模具电镀厂家,使得电镀模有很好的耐磨性。同时镀铬层也具有较好的耐热性。然而电镀模具一旦损伤再修复及其困难。传统电镀模具损伤后的修复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光顺模具或者用气焊烤起模具损伤部位再研修。此种方法的维修周期短,一般根据模具损伤面及损伤部位,在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即可完成。但直接光顺模具,电镀层会遭到进一步的***,在镀层与非镀层交汇处制件成形后往往会产生质量缺陷。另外气焊的温度蕞高能够达到3200℃,模具电镀层在烘烤后必然会遭到***。
另一种方法是先脱镀再修复,修复完成后再电镀。其优点是可以制件质量缺陷保正模具的成形的稳定性,模具电镀抛光,但是脱镀后重新电镀的维修成本高。以普通车型翼子板为例,脱镀后重新电镀一次大约需要3~4万元,而且此方法的维修周期长,一个脱镀电镀加维修的周期至少需要3到5天时间,维修期间需要充分考虑模具的产量及生产周期。
硬度是镀层的重要机械性能之一。镀层的硬度决定于镀层金属的结晶***。为了消除基体材对镀层的影响和镀层厚度对压痕尺寸了限制,模具电镀铬,一般用显微硬度法。即采用显微硬度计上的金刚石压头,在一定静负荷的作用下,南京模具电镀,压入试样的镀层表面或剖面,获得相应正方角锥体压痕。然后用硬度上测微目镜将压痕放大一定倍率,测量其对压痕对角线长度。
镀层脆性是镀层物理性能中的一项重要指针。脆性的存在往往会导致镀层开裂,结合力下降,乃至直接影响镀件的使用价值。 镀层脆性的测试,一般通过试样在外力作用下使之变形,直至镀层产生裂纹,然后以镀层产生裂纹时的变形程度或挠度值大小,作为评定镀层脆性的依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