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灌溉咨询***,合肥润绿
作者:合肥润绿2020/8/22 1:47:25

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管道输水。但是,管道输水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而要真正做到用水,还应配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微灌式节水灌溉技术:此技术适用于大棚种植,尤其是蔬菜类的作物,在大棚室内完成灌溉。目前尚无力配套喷、滴灌设备的地方,对管道布设及管材承压能力等应考虑今后发展喷、滴灌的要求,以避免造成浪费。

渠道输水是目前中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其缺点是2,当管道间距较大时不够均匀,在土壤渗透性很大或地面坡度较陡的地方不宜使用。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中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膜下滴灌

在我国水资源较匮乏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滴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提高水的利用率),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提高积温),尤其在北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控制灌溉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薄、浅、湿、晒"的控制灌溉,既节约用水,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改变了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它不需增加工程***,只要按照节水灌溉制度即可。"薄、浅、湿、晒"(薄水插秧、浅水育秧、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旱育稀植"(旱育旱栽,稀植,适当补水)等技术均属这一范畴,近年已在广西、吉林等10多个省、自治区大面积推广。需要根据相应植物的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等做合理设计,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适时、适量,合理灌溉。一般每亩可节水100m3,增产稻谷25kg,效益显著。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已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应在水稻区大力推广。









农业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节水工程管理,所谓节水工程管理,即为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对水源进行控制及调配,以极大限度地对作物生长中水分的需求进行满足,实现区域效益较好的农田水分调控。如果采用插件、滴灌、小管出流方式,可以提高浇灌均匀度,比人工浇灌省水50%至70%。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水灌溉配水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节水灌溉灌1水制度、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及节水灌溉量水技术等。农业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节水***管理,节水灌溉***管理作为节水灌溉决策管理中的战略性措施,其具有***、计划、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职能,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节水1战略规划、政策***体系建设及机制建设投入等方面。











节水灌溉是以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农田的水土条件不同与农作物的类型不同,所选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相同的。在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北、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推行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农业,已成为当务之急。节水灌溉技术的选用要因地制宜,符合农作物的特点以及农田的水土条件。要依据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的调整确定节水灌溉技术的选用和变化,保证单位用水量的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产出。





商户名称:合肥润绿灌溉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