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就是先将肥料兑水溶解,再加入管道灌溉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输送到作物根部,适时适量满足作物水肥需求的一种现代农业新技术。通俗地讲,水肥一体化就是作物的根在哪里,就将管道通到哪里,水和肥就送到哪里。水肥一体化实现了七个转变: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被动灌溉向主动灌溉转变;各种传感器直接和计算机相连,需要灌溉时,自动控制仪器打开灌溉系统进行操作。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水肥一体化的优点
用水及时、方便
我们可以想到在冬季,特别是天气阴天,我们不能说浇水就浇水,还要看天 天气让不让,如果是连阴天我们就不敢浇,浇了以后会上病,那么夏季的高温,我们中午或什么时候,也不敢随便浇水,这个时候一浇水有可能让根系也会受害,但是用水肥一体化,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浇的水小,另外水肥一体化在夏季的时候,作为降低地温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尤其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的问题,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步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有效率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作为水肥一体化中重要的一环,水溶性肥料产品的品质优劣、开发与推广,已被国内***企业提升到发展的战略高度。当肥液快施完时应立即关闭吸肥管上的阀门,否则会吸人空气,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相对于中国的市场,欧美等西方***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和后期服务经验,这就使得国内市场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水溶肥的推广变得非常有必要。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水分管理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根系分布、土壤性状、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制定灌溉制度,内容包括作物全生育期的灌的水量、灌的水次数、灌溉时间和每次灌的水量等。灌溉系统技术参数和灌溉制度制定按相关标准执行。根据农作物根系状况确定湿润深度。生产实践表明,以水肥耦合为基础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节药、省工、高产、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优点。蔬菜宜为0.2~0.3米,果树因品种、树龄不同,宜为0.3~0.8米。农作物灌溉上限控制田间持水量在85%~95%,下限控制在55%~65%。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