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绞盘式喷灌机及管道移动式喷灌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 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膜下滴灌
在我国水资源较匮乏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滴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提高水的利用率),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提高积温),尤其在北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控制灌溉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薄、浅、湿、晒"的控制灌溉,既节约用水,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改变了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它不需增加工程***,只要按照节水灌溉制度即可。"薄、浅、湿、晒"(薄水插秧、浅水育秧、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旱育稀植"(旱育旱栽,稀植,适当补水)等技术均属这一范畴,近年已在广西、吉林等10多个省、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微灌式节水灌溉技术:此技术适用于大棚种植,尤其是蔬菜类的作物,在大棚室内完成灌溉。一般每亩可节水100m3,增产稻谷25kg,效益显著。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已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应在水稻区大力推广。
节水灌溉包括哪些措施
1.工程措施
兴建水池、水窖、山塘、水库等水源工程;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把明渠改成管道输水,配套完善渠系、管道上的各种闸、阀,安装水的量测计量装置等;采用喷灌、微灌等***灌了水方法,改进沟灌、畦灌、淹灌等传统地面灌了水技术。
2.农艺措施
根据当地水源条件,采用适水种植,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种植耗水少、耐旱品种;采取平整土地,深耕松土,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蓄水能力;采用塑料薄膜或作物秸秆覆盖以及中耕耙耱等措施保墒,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节水灌溉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
节水灌溉措施有多种分类方法。这里,首先将节水灌溉措施划分为工程类措施与管理类措施两大类。其中工程类措施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类:渠系输水节水措施、田间灌了水节水措施和渠井结合节水措施。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渠系节水措施通常又分为渠道防渗措施和管道化输水措施。在渠道防渗措施和管道化输水措施中,按材料性质和输水量的大小又可划分为若干种类或若干结构形式的工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