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的注意事项
(一)安装滴灌系统,保证每一段主管的控制面积基本不超过半亩地,同时与各软管接触的地面平整,保证水流通畅;
(二)滴灌带中的孔通常向上铺设,并覆盖地膜后使用,若不用地膜覆盖,可将滴灌带孔口向下铺设;
(三)使用干净的水源,水中不能有大于0.8毫米的悬浮物,否则要加上网式过滤器净化水质。用自来水和井水时通常不用过滤;
(四)在安装和田间操作时,谨防划伤、戳破滴灌带或主管;
(五)施肥后应继续灌一段时间清水,以防化学物质在孔口积累堵塞孔口;
(六)为防止泥沙等杂质在管内积累而造成堵塞,逐一放开滴灌带和主管的尾部,加大流量冲洗;
(七)换茬时,将设备拆除后妥善保存在阴凉处。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技术。随着田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是今后攻关的***。
3、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4、节水灌溉新技术:
滴灌、膜下滴灌、中心支轴式喷灌、平移式喷灌、微喷灌等都是灌溉水利用系数较高的灌溉形式,其中滴灌、膜下滴灌在我国部分地区技术已成型。
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管道输水。但是,管道输水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而要真正做到用水,还应配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目前尚无力配套喷、滴灌设备的地方,对管道布设及管材承压能力等应考虑今后发展喷、滴灌的要求,以避免造成浪费。
渠道输水是目前中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中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