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更换的主要原因是磨损,磨损一般分为以下3种形式:
1)输送带的硫化接头处磨损通常是由于输送带自身材料要比硫化接头处胶层的耐磨度高或热硫化质量问题,造成硫化接头胶层局部磨损,露出钢丝芯或尼龙芯,对输送带之间的硫化接头强度构成严重威胁。
2)输送带在裙板部位磨损
由于输送带导料装置的裙板调整不当或者导料裙板设计不良,会导致裙板在运行中磨损输送带,造成输送带两侧上胶层磨损严重,整条胶带纵向运行方向露出钢绳芯或尼龙芯,一旦钢绳芯翘起,极易缠绕到托辊上,造成钢丝带脱丝或胶带的撕裂。
3)输送带中间部位磨损这是由落料冲击造成的,输送带接头,由于漏斗的落料点相对固定,黄山输送带,因此输送带承受冲击的部位磨损加剧,造成输送带沿运行方向局部磨损严重,也会导致露出的钢绳芯脱丝或输送带撕裂。对于尼龙胶带则造成中间部位强度下降,由于承载托辊存在3。~4。的前倾角,输送带价格,所以在承载托辊趋中力的作用下,胶带运行中会出现“叠带”的***现象。
“托辊作为胶带输送机的重要运行部件,其质量以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产品没有科技含量,是各非煤单位都能生产的“大路货”,在矿井生产应用中更换、维修极为频繁,消耗量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将托辊列为了易损易耗件,定期进行储备,每班都安排更换维修,一度成了“畅销”产品。
不重视产品质量总要付出代价。一段时期内,使用单位对胶带输送机维护工作量大的抱怨、市场不良反馈意见越来越多,甚至直接威胁到胶带输送机的整体品牌信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该矿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必须从提高每一个零部件质量入手。而且就占胶带输送机总成本35%的托辊产品而言,如果能够破除其质量瓶颈,不仅能够提升胶带输送机的整体运行效率,而且能打造成单独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产品。
电动滚筒分内装式电动滚筒和外装式电动滚筒。主要区别在于内装式电动滚筒电动机装在滚筒内部,外装式电动滚筒电动机装在滚筒外部,并与滚筒刚性联接。
内装式电动滚筒电动机散热性较差,一般用在功率为30kW以下、机长小于150m的皮带输送机上。
外装式电动滚筒电动机散热性较好,一般用在功率为45kW以下、机长小于150m的皮带输送机上。
优点:结构紧凑,耐高温输送带,维修费用低,可靠性高,驱动装置和传动滚筒合二为一。
缺点:软起动性能差,电动机启动时对电网冲击大。可靠性比Y型电动机 联轴器 减速器驱动方式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